《氣球》高口碑低排片 導演坦言很悲涼
一方面,這是一個很高的口碑,另一方面,這是一個可憐的電影安排。冰與火雙天堂"的現象再次出現。對于"氣球"的困境,導演萬馬蔡丹出席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論壇"和11月25日第六屆"青蔥項目"的啟動儀式,承認盡管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呼吁安排電影,但他很感動,但也很悲傷。
Balloon"是萬馬·蔡丹執導的第七部電影,講述的是達杰家族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普通避孕套而陷入一系列尷尬和難以選擇的境地。該片于11月20日上映,在上映首日占2.4%,但在接下來兩天下降到1.0%。到目前為止,豆瓣獲得7.9分,票房不到500萬英鎊。
在"導演論壇"現場,李少宏、關虎、萬馬彩丹、郭帆等都談到了拍攝首映的艱辛,因為新作品"氣球"即將上映,萬馬彩丹想表達自己的觀點。
萬馬才丹說,這部電影于2018年上映,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首映,2020年11月20日在國內上映。整個過程"相當困難":"一方面,很難制作一部注重個人表達的電影,投資或設立一個項目也不容易。"另外,這是一部很小的電影,整個過程真的很難。
上映后,萬馬彩丹又感到另一個"困難":"中國的電影市場主要是以中國電影市場為基礎,所以當少數民族電影進入市場時,他們會遇到很多尷尬的問題。"這兩天,很多朋友為這部電影發言,然后打電話(增加制作)。一方面,我很感動,但另一方面,我也感到很難過。
論壇現場,嘉賓支持萬馬彩丹,希望更多觀眾能看到好電影。關虎說,我們對電影制作無能為力,因為我們不知道電影制作的基礎是什么,我們只能跟隨市場,但我認為有很多渠道支持萬馬導演,給他們更多的生存空間,支持他們的作品,支持藝術電影。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綠洋蔥計劃"主席王宏偉也表示,"氣球"是萬馬蔡丹的第七部導演作品,都是西藏電影。"西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導演可以堅持自己的民族文化電影。"這難道不是特別強烈的文化信心嗎?"在電影多元化的時代,面對未來一個特別多變的世界格局,我認為這種文化信心是中國電影應該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