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中心:今后五年保持每年 1000 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
在初冬,北京變得越來越冷,坐落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 "2021 年財經年會" 北京市副中心致力于推廣現場,但氣氛卻是溫暖而溫暖的。"今后,我們將保持每年 1000 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在法律規范、政府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探索第一條道路。16 塊地塊可用于建設高質量的工業項目。作為北京的新翼之一,城市分中心正成為創新和創業投資的熱點。隨著服務業綜合示范區的開放和北京自由貿易實驗區" 兩區 "的建設," 橄欖枝 " 被拋出各行各業,帶來了充分的政策紅利。
北京市副中心黨委常務副書記、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通州區黨委書記曾贊榮說,我們初步梳理了六百多個重大項目,投資八千多億元,每年保持一千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涉及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繼續為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提供應用空間和開發平臺。
圍繞行政辦公、高端商務、文化旅游、科技創新產業功能定位,北京通州區推進產業項目對接、引進和落地。
在運河商業區、張家灣設計鎮、國家網絡安全工業園區等重點園區,大量高度精良的企業和項目落地。運河商業區已建成 360 萬平方米,將建成一個新的城市商業中心。張家灣設計城主要致力于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產業,建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高地,創意設計領先企業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81 家企業落戶。12 名行業領導已在網絡安全工業園區注冊,全國前 10 名人力資源企業中有 5 家已在人力資源工業園落戶。
北京市副中心把金融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實施分中心功能定位和加強產業支持的重要出發點,明確財富管理、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是次中心金融業發展的三個重點,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綠色金融示范區和智能金融港。
在重大政策和一流的經營環境的幫助下,金融中心內金融業發展的吸引力增強,品牌效應突出,金融活力迸發。目前,分中心已進駐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 230 多家金融機構。北京第一家商業銀行金融子公司華夏金融管理公司和北京第一家公開發行基金管理公司匯泉基金已在多個綠色金融項目中落戶。今年前三季度,金融分中心的增加值增加了近 30%,稅收增長了 70%。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條河的交匯處,古水運輸的鼎盛時期的運河商業區聚集在此。今天,它已成為該地區承載總部經濟、財富管理和其他商業服務功能的分中心。
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上田巴姆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二十六號在運河商業區的北京國際財富中心正式落戶。"日本母公司早就看好中國,早在 1996 年就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 該公司籌備隊組長黃宏說,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有關部門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審計并批準了我們的準備工作,日本母公司對此感到驚訝。未來,我們將利用分中心的創新激勵政策,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我們有信心在副中心和通州取得成功。
目前,北京國際財富中心園區有近 80 家注冊企業,總規模超過 100 億元。" 北京國際財富中心主任趙勇說。
目前,亞中心城市的框架是有序開放的,呈現出良好的繁榮態勢。重點項目和重點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城市綠色中心正式建成公園,全球主題公園于年底竣工。大量的重大工程,如六環陸路入口、次中心交通樞紐、二期行政辦公區域等,都得到了加快。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通州區在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699.6 億元,建安投資 374.2 億元,繼續保持 "雙倍增長"。
這表明了分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彈性和潛力。" 曾贊榮說。他還向有識之士發出邀請,邀請有識之士參與更高層次、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城市分中心建設,與城市分中心一起發展,分享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