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抑郁癥低齡化和青少年患病率的不斷上升,如何讓孩子遠離“青少年煩惱”
我國的相關調查數據表明,抑郁癥呈現出一種越來越年輕的趨勢,不僅高中以上的青少年,還有一些初中生甚至更小的孩子也患有抑郁癥。家庭原因是導致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因素,影響著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郁傾向,因此,父母在發現和早期識別兒童抑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改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除了小家庭環境外,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與一般環境的照顧和照顧密切相關,如何讓青少年遠離抑郁,已成為家長、學校和社會不可避免的話題,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協調社會資源,防止問題的發生,為兒童和青少年創造一個輕松、溫暖和快樂的成長空間,讓孩子遠離婚姻,與生俱來。
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抑郁癥預防控制特色服務探索工作綱要",建議將抑郁篩查納入高中和高校學生的健康檢查中,對評估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在贊許聲中,許多網友提出,不僅要關注高中以上、初中甚至更小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要關注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近年來,一些數字和例子表明,中國的抑郁癥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家庭因素是抑郁癥患者發展趨勢的重要原因。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郁,已成為家長、學校和社會不可避免的話題。
較年輕的抑郁癥已成為一種趨勢
尤優(化名)被診斷為抑郁癥的那一刻,她既快樂又悲傷。快樂是因為最終能得到家人的關注,悲傷是因為疾病是非常痛苦的。
從一開始,我母親生了一個妹妹,從那以后,全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姐姐身上,尤其是我的母親身上。雖然你知道你姐姐需要特別照顧,但她的心仍然很不平衡,與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少,她內向的性格變得不那么健談,但這些并沒有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學校里,你你不開心,班上的男生經常開玩笑,弄壞她的書本和文具,有時告訴老師,老師只是簡單地互相訓斥幾句,不起什么作用。你本來要和你媽媽談這件事的,但每次你看著你媽媽忙的時候,你都覺得自己沒有機會說話。
有一段時間,你常常躲在被子里哭,心情很低落。過了一段時間后,出現了新的癥狀:有時困倦,有時整夜無法入睡,感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是一個多余的人,常常莫名其妙地心煩意亂,問自己為什么要活下去。
這種極端異常的情緒終于引起了母親的注意,有友不滿地告訴她:"我好像病了。"結果,她被送進了醫院,她的母親無法相信"中度抑郁癥"的診斷。
近年來,不少中學生和大學生都有像你這樣的情緒問題,"抑郁"也悄悄地出現在許多花季青少年身上。根據中國青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2017年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中國大約有3000萬17歲以下的人患有各種情緒和行為,抑郁癥的發生率呈年輕化趨勢,抑郁癥已成為青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
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曹慶九給出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曹慶九的一組更有說服力的數據。2010年12月,該醫院兒童病房的病人比例為23%,平均年齡為14.3歲。2015年12月,這兩個數字為45.7%,平均年齡為13.8歲。2019年12月,這兩個數字分別為66.7%和13.6歲。
住院兒童有較嚴重的心理和心理障礙,從粗略的統計變化可以看出:第一,在住院兒童中,抑郁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二,抑郁癥兒童的年齡已經減少,每10年減少近一年。曹慶九說:"近年來,門診經常有小學五、六年級甚至更小的孩子出現抑郁。
家庭是影響病程的重要因素。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無辜的孩子會沮喪?
抑郁癥研究所創始人、曾患過抑郁癥的任珂認為,一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二是社會心理醫療資源廣泛使用,青少年厭學等行為嚴重,反叛和自殘可以通過科學方法診斷為抑郁或焦慮。”這兩點反映了社會的進步。”
從青少年抑郁癥的主要分析來看,除了遺傳基因外,原始家庭帶來的極端教育環境,尤其是家庭暴力,以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校園欺凌,都會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巨大波動。同時,網絡上的負面內容也會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當問題出現時,孩子們無法從家里或學校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抑郁癥長期積累會導致抑郁癥。”
長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康成從事心理咨詢工作20多年。他說,從輔導員的角度來看,導致青少年抑郁的三大因素是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和情緒困擾這三個方面都是問題的表現。追根溯源,家庭親子關系的疏離是孩子情緒低落的根本原因。”
他進一步分析,情況是父母對孩子過于苛刻,如果對孩子不滿意,就會指責孩子虐待甚至體罰。這種嚴厲會給孩子們帶來抑郁和焦慮。另情況是家長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除了物質生活的保護之外,沒有陪伴和交流。比如,他們常年把孩子留在敬老院,工作很忙,或者父母離婚后再婚。孩子們心中有被遺棄的感覺,對家庭照顧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孤獨感和消極情緒。
康成肯定地說:“兒童抑郁癥與家庭關系密切,家庭氛圍、家庭關系、家庭教育觀念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些專家還指出家庭是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根據抑郁癥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抑郁癥領域藍皮書》,家庭原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郁的首要因素,家庭支持是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改善病情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家庭成員會影響抑郁癥的進程。
現在是家長重新學習的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