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大氣或像金星同樣是有毒的
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覆蓋,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結構的大氣可能與今天金星上的大氣一樣有毒。
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擊中腰部”,產生了這些巖漿海洋。此外,撞擊產生的熱量也融化了這顆年輕行星的許多部分,并創造了月球。之后,隨著巖漿海洋逐漸冷卻,一些化合物從熔融混合物中凝結形成大氣。
為了找出地球早期的大氣是什么樣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保羅·羅西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了叫做空氣懸浮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讓一小塊巖石漂浮在一股氣體射流上,而激光加熱到大約 1900 度,使其融化。
“這種漂浮在 2000 攝氏度左右的熔融大理石有點像處于熔融狀態的微型地球,圍繞大理石流動的氣體就像是大氣的‘迷你版’”,羅西說,研究人員隨后通過添加和移除不同的化合物來改變氣體射流的成分來重復實驗,試圖弄清楚年輕地球大氣層的可能成分。熔融樣品中的氧含量隨氣體成分而變化。他們將熔化的大理石與來自地幔的巖石樣本進行了比較,以確定哪種大氣最符合我們的地質記錄。
他們發現,一個充滿二氧化碳和相對較低氮含量的稠密大氣符合我們的地質記錄,這有點像今天的金星大氣。
研究人員解釋說,地球比金星冷,金星允許液態水留在地球表面,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阻止地球經歷金星經歷的失控溫室效應,成為今天的熱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