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歐列車全年發車前100班
11月29日凌晨,一列滿載50個40英尺集裝箱的中歐列車從廣州大朗鐵路貨運站順利駛離。這列火車滿載洗碗機和其他家用電器、行李和衣物,重397.6噸,貨物價值約1867萬元,離開俄羅斯后將通過二連豪特港,全程10000多公里,估計需時15天。
這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在廣州的中歐列車的第100條線,也是2016年8月中歐列車在廣州運營以來第一次年運營線路超過100條,標志著廣州把中歐列車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水平,為"一帶一路倡議"建立和穩定國際供應鏈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歐列車"具有"一帶一路倡議"范圍廣、運力大、運輸成本低、運輸時間短、受天氣因素影響小等優點,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中歐列車對國際物流渠道的暢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廣州海關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歐輪班列車物流鏈不斷優化,簡化報關等措施使通關更加方便。負責廣州中歐列車運營平臺的廣武國際物流公司副總經理鄧國賢表示,目前,廣州中歐列車已從原來的"廣州滿洲俄羅斯"路線延伸至波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并以多式聯運的形式穿越東南亞,貨物運輸已從電子產品逐漸擴展到工業原料、服裝、家電等。
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企業生產的空調、冰箱、路由器等家用電器受到歐洲消費者的青睞,并不斷通過廣州中歐列車運往歐洲各地。廣州-歐盟列車不僅已成為中國與歐洲之間的主要貨運通道,而且成為"多種商品"的最佳選擇和新招牌。
自今年年初以來,廣州海關積極實施了海關總署關于支持中歐輪班列車發展的十項措施,結合粵港澳地區制造業和物流業的優勢,建立了專門的工種,創新和實施了以鐵路運輸為核心、多式聯運為紐帶、水陸運輸監管點為網絡的物流監管模式,發布了15項細化措施,準確實施了促進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的措施。我們將建立跨境通關協調機制,推動中歐換擋列車業務的新突破。
2020年,廣州的中歐列車將實現一系列‘第一次’:第一次進口返程列車、第一次國際郵包和跨境電子商務列車、第一次出口二手車列車、第一次鉀保稅進口列車、第一次"鐵-公共-水"跨境聯運,開放"中亞-廣州-東南亞"物流通道。"廣州海關總署局長謝萬林介紹。
為了方便企業通關,廣州站海關安排專用站,積極滿足經營企業和外貿企業的需要,并從貨運、托運、線路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結合貨物種類、行政審批注意事項、檢驗檢疫監督要求等內容,為企業提供"一件事一項政策"、"幫助企業科學合理地制定最后一公里的列車運行計劃"、"支持和幫助1500多家進出口企業恢復工作和恢復生產,增強穩定外貿的信心"的指導服務。
截至11月29日,廣州中歐列車已發運9398箱標準箱,總重48200噸,價值29.66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約66.5%、79.1%和9.2%。
廣州海關港務監督辦公室負責人說,下一步,廣州海關將繼續優化整個物流鏈,支持場址升級和樞紐站建設,引導企業選擇和利用報關模式,不斷提高通關效率,進一步幫助中歐列車拓展業務范圍,促進廣州中歐列車的可持續穩定發展。我們將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和廣東外向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