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北京開啟
中國職工歷史與現狀協會2020年年會和全國總工會成立95周年學術研討會28日在北京舉行。
這次由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主辦、中國勞動關系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年度會議的主題是"新時代、新征程、新行動--紀念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95周年"。"中國共產黨歷史學會副會長李忠杰和全國總工會、中國勞動關系研究所的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全國工會聯合會、中國共產黨歷史學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勞動關系研究所、北京總工會等100多名負責人、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李忠杰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華工歷史與現狀研究協會一年來所做的工作。他指出:自2006年成立以來,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協會在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和全國總工會的領導下,團結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在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中國工運史研究,工運理論與政策研究,工會改革創新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顯著成績。他希望研究會繼續立足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新方向,繼續緊緊圍繞鞏固工人階級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激發和增強工人階級主人翁意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強化實踐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為黨和國家政策制定,制度執行提供重要決策參考。"。
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會長,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在致辭中表示,將從四個方面開展調研: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工會工作大局開展調研;二,要把握工運主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開展研究三,著眼工作創新,發揮各成員單位學科交叉優勢開展研究;四是拓寬國際視野,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優質研究資源開展研究。"。
在論壇部分,代表們就"1995年中國工會的輝煌歷程、經驗和啟示"、"關于工會在促進勞動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疫情背景下的工人的勞動和就業"和"工會干部在疫情正常預防和控制下的責任"等問題積極地交換了意見。
據了解,今年共收到52篇論文,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8篇,優秀獎10篇。在研討會閉幕式上,領導們共同頒發了獲獎論文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