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扎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不斷推動鄉村振興
為扎實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滿后再延長 30 年的工作,各地出臺政策措施,豐富集體所有制、農民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實現形式,保持農村基本管理制度充滿活力。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村承包土地所有權占 99.2%,發證率為 96.7%。在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不變的前提下,黑龍江著力發展壯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始新一輪探索。楊成業是黑龍江省蘭溪縣村民。今年,他把土地委托給村集體組織成立的種植業和農機合作社。合作社對每畝土地收取一定的費用,并提供從種植到接收的全過程托管服務。從成本上看,托管比自種便宜 20~30 元,產量也比自種多。
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社會化組織已發展到近 4 萬個,托管服務面積 8000 多萬畝。
促進農村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在浙江省安吉縣陸家村,農村集體經營性農業“標準土地”使用權流轉正在試點。農民成為“標準土地”的使用者后,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住房建設等工程建設,促進產村融合。
廣西貴港市樟木鎮創新“土地預流轉”模式。地方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是主體。針對土地面積小、可利用率低、效益低等問題,樟木鎮與已完成確權的群眾簽訂意向性出讓租賃協議,提前收儲土地,吸引大型農業企業落戶開發。截至目前,該鎮已流轉土地 5 萬多畝,發展養殖基地 70 多個,帶動近千戶貧困戶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