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邊“微空間“,開啟“小而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土地空間開發(fā)保護格局得到優(yōu)化,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變取得了顯著成效。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前幾天,"2020年北京城市公共空間論壇"和第二屆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與推廣經驗交流會議"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該市正式啟動了2021年"城市公共空間改造升級試點項目"招攬工作。據報道,到目前為止,"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改造與推廣示范項目"共納入三批62個項目。"如何更好地建設口袋公園、小巷、充滿活力的街道、周圍的微空間。這些項目將真正體現在這些項目中。
試點清單所列的62個項目
固定資產投資17.7億元
城市公共空間不僅是向公眾開放的公共空間,符合其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活動的需要,也是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發(fā)展水平,切實增強人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北京近年來大力推進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和質量。
2017年,北京市發(fā)改委啟動了"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間改造與推廣示范項目",并在城州區(qū)和通州區(qū)啟動了兩批試點項目。2017年和2018年,共納入30個項目,包括袖珍公園、街道小巷、微空間等。2019年,包括小微空間、城市客廳/街道公園、動態(tài)街道/濱水空間、軌道交通車站公共空間等32個項目。
市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全市試點項目共62個,固定資產投資支持超過17.7億元。在這62項工程中,9項工程已基本完成,例如東城區(qū)雍和宮街的公眾空間推廣、慈雞口街慢空間的改造和升級、胡同街的休憩用地、豐臺區(qū)的精細口袋公園工程等。白塔寺城門東西向楚東、東城區(qū)涼馬河景觀改造等27個項目得到了較快的批準和實施,其余項目都在積極推進前期工作。
創(chuàng)新空間項目審批程序
轉變與提升更注重細節(jié)
適度補充座椅、亭臺、垃圾桶等便利設施;通過規(guī)劃綠化、看縫、插綠、拆墻看綠等多種綠化方式,根據當地條件,創(chuàng)建一批精美的口袋公園、屋頂花園;充分挖掘文化內涵,鼓勵歷史街區(qū)和建筑更新和公眾使用,讓人們回憶起鄉(xiāng)愁,找到舊北京的記憶。" 對于公共空間改造試點項目,通過改造和推廣小而美觀的公共空間,使有限的公共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的需要,以提高居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已成為共同的基本要求。
據市發(fā)改委負責人介紹,城市公共空間試點項目不僅是一個基本建設項目,而且不同于一般的基本建設項目,其建設內容完整、小、分散,實施系統(tǒng)全面,土地利用、管理、維護、規(guī)劃等所有權問題往往較為復雜,涉及多個市政部門和單位,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建設要求高,協(xié)調困難。
為了更有效地推進公共空間轉型試點項目的建設,我市進行了五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審批流程、創(chuàng)新資金支持模式、創(chuàng)新建設內容支持標準、創(chuàng)新選擇渠道、創(chuàng)新總體規(guī)劃機制。例如,在創(chuàng)新審批過程中,每個項目經區(qū)政府會議審議確定后,納入市儲備銀行后,直接批準項目實施計劃,沒有設定其他前提條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確有必要辦理有關手續(xù)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加快辦理。
項目實施過程再優(yōu)化
成熟的一個,宣告一個,建立一個。
日前,"2021 年城市公共空間改造升級試點工程" 招標工作開始,"試點項目不僅可以提升存量空間,還可以在退耕還林的基礎上‘離開白綠色’。我們的總體要求是,土地利用的性質和所有權是明確的,不涉及重大規(guī)劃調整。" 市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申報項目的要求符合區(qū)域典型性、均衡布局、綜合類型和有效實施的四項原則。" 居民的實用性是城市公共空間的最重要原則,試點項目只要周圍居民確實需要建設內容,就能適當突破固定投資基本建設項目的原有支撐標準和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結合以往的試點項目推廣經驗,對實施過程進行了重新優(yōu)化,并將按照 "成熟一、申報一、建設一" 的原則推進。"此外,在 2020 年,在市發(fā)改委、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 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間促進研究促進中心 ",在跟蹤輔導、項目競爭組織、技術標準研究、概念推廣等方面支持城市空間試點項目。
北京公共空間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載體,是城市形象的重要體現。用老舍在 "關于北平的思考" 中的話來說,北平的優(yōu)勢不在于它在任何地方都裝備齊全,而在于它可以自由呼吸;不是在許多美麗的建筑中,而是在建筑物周圍的自由場所,這樣它們才能成為美麗的風景。北京城市公共空間推廣研究與推廣中心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