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基金涉嫌操縱債市等違規遭調查
11月30日,交易商協會宣布,在最近對有關公司進行自我監管調查的過程中,交易商協會獲悉,東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違反規定為發行人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并涉嫌違反規則,如操縱市場。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規則,交易商協會將對東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進行自我監管調查。
作為回應,一位密切監管機構告訴界面記者,"如果基金特別賬戶產品是發行方關聯方的資金,涉及關聯方認購違反發行說明書的要求,則有必要進行調查。
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業務規范的通知,指出嚴格禁止發行人"自籌",發行人不得直接認購,或實際由發行人出資,而間接認購自身通過關聯機構、資本管理產品等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
在這方面,一些基金公司還推測,東海基金應該是涉及相關違規的特別賬戶產品問題。該基金特殊賬戶的產品信息披露要求低于公共基金產品的要求,產品信息只向投資者披露,不向公眾披露。
根據2013年2月25日成立的公共信息,他們背后的三大股東分別是東海證券有限公司、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蘇州湘城江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45%、30%和25%的股份。
自7年前成立以來,東海基金一直是一家"迷你"基金公司,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其管理規模為18.17億美元,甚至低于一些基金公司單一產品的規模。
今年到目前為止,東海基金旗下的一些債券基金經常遭遇巨額贖回。
1月7日,東海湘瑞債券因巨額贖回而發出調整凈值準確性通知;2月5日,東海湘瑞債券再次發出調整凈值準確性通知。同一天,東海湘里純債券也遭遇巨額贖回,發行調整凈值準確性通知。根據東海香瑞債券第一季度報告,該產品比最初報告減少了4.06億份。
4月15日,東海橡塑短債安和東海江蘇短債C也發生了巨額贖回,公司再次宣布調整凈值準確性。
據了解,東海橡塑短債公司和東海湘蘇短期債C基金是于2020年3月12日成立的債券基金,規模分別為8.9億元和1.1億元,是當時東海基金下最大的債券基金。在巨額贖回成立一個月后,可以說是"不利的",當時在市場上引發了大量的投機活動。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東海湘蘇短期債務的規模已減少到2.2億元和900萬元。
最近,由于兩只aaa級國有債券--華志債和永煤債--的雷雨,債券市場引發了很多風暴。二級市場上大量的信用債券被拋售,一級市場發行債券的難度加大,融資受阻,這引發了監管機構的一系列嚴肅調查。
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業務規范的通知",指出在不久的將來,經銷商協會發現,一些市場機構在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規則執行不力、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業務運作不規范等,在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暴露出"重辦輕銷"和"重業務輕合規管理"的現象。
同日,該協會宣布,該協會最近對永山煤業集團進行了自我監管調查。根據調查得到的線索,并結合相關的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幫助發行人非法發行債券,以及涉嫌市場操縱和其他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市場上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海通證券協會表示,將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進行自我監管調查。
11月19日,券商協會又任命了幾家參與永煤集團業務的機構。該協會指出,在對永成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的采訪中,發現主要承銷商,如興業銀行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有限公司、中遠銀行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特殊普通合伙),被懷疑違反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自我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