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沒有追回的錢怎么辦?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2021年金融經濟年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預測和戰略。其中提到互聯網的金融風險已大幅下降,實際在中國運營的P2P貸款機構的數量已從今年11月中旬的高峰時期的5000家左右逐漸減少到零家。
這意味著P2P作為一種繁榮的產物,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和行業的完全終結。雷聲的持續爆發導致了對世界各地人民權利的持續保護,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并發展到了這一點,監管機構終于介入了。
事實上,網絡貸款行業的整頓始于2017年底。2019年1月,監管機構發布了"關于網上貸款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的意見"(第175號條例(2018年),簡稱"第175條"),其中提出應盡可能關閉網上貸款機構。屆時,文章還指出了在線貸款行業轉型的可能方向--獲得在線小額貸款或消費金融公司營業執照資格,成為一個貸款平臺。
數據顯示,P2P交易模式誕生于歐美,最初只是針對特定范圍的小眾交易模式,然而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在我國從各地到一處雞毛之地,大量的平臺涉及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造成了居民財富損失,增加了金融風險、慘痛教訓。
更多網民擔心的是,"這僅僅意味著P2P行業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而不是債務已被清算,如果貸款人沒有收回資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