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蓮:每時每刻跳舞都是永恒的
11月21日,中國著名舞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陳愛蓮在北京病逝,享年81歲。27日上午,陳愛蓮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北京八寶山東禮堂舉行。
陳愛蓮是中國第一批舞蹈演員之一,也是新中國舞蹈產業的創始人之一。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夢想,向更多的觀眾展示最好的舞蹈,"她曾經說過。陳愛蓮的生活永遠屬于舞臺。
在人們的記憶中,陳愛蓮在舞臺上沒有年齡,將永遠是一名活躍的舞者。2019年年底,陳愛蓮作為一名客座舞者和年輕舞蹈家,在一個電視舞蹈節目中完成了"雷雨之死"。
陳愛蓮1939年出生在上海。10歲那年,她和妹妹一起進了孤兒院,因為她的父母相繼去世。1952年,她被中央戲劇學院的舞蹈班錄取。由于她性格堅強,他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兩年后,她被送到北京舞蹈學校,這是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
陳愛蓮的舞步被從孤兒院帶走,新中國的建立給了她一個發展的機會。"中國舞蹈協會主席馮雙白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老一代的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決心建立一個中國舞蹈體系,一方面吸收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營養,同時也吸取蘇聯芭蕾的經驗教訓。這兩種力量的成就在陳愛蓮和她重新創作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1959年,陳愛蓮畢業后留校任教。同年,她在中國第一部芭蕾舞民族化話劇"魚美人"中扮演主角。這位莊嚴的東海公主在一代人的心中定義了美,并使陳愛蓮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舞蹈演員之一。在第八屆世界青年節舞蹈比賽中,23歲的陳愛蓮連續獲得"春花月夜"、"蛇舞"、"弓箭舞"和"曹犁舞"四枚金牌。中國舞蹈的動人風度在國外引起了無數的驚嘆和贊譽,陳愛蓮被譽為"東方舞蹈的女神"。
許多人只有在80歲的時候才能看到她在舞臺上跳舞,但他們看不到她光輝背后幾十年的堅持。無論風雨交加或身體疼痛,她都堅持。"在馮雙白的印象中,陳愛蓮從未停止練習。每年春節我們都去看陳小姐,她的家在伊蓮舞蹈學校。"在那個時候,孩子們有一個假期,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練習。"有時候,馮雙白來得早,可以看到陳愛蓮一個人在練習室里灑水。"我記得在2019年的春節,我們到學校的時候,正好趕上陳老師走出練習室。從遠處,我們看到明亮的太陽照耀著她。"她真是個‘不老的神話’。"馮雙白對那一天印象深刻。
1981年,42歲的陳愛蓮第一次在舞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創造了一個向往生活、微笑的妹妹。從1981年到1986年,她玩了近400場比賽,每一場都很受歡迎。1997年,陳愛蓮親自投入重排舞劇"紅樓夢"。在每一次重排之前,她都會重讀原著中關于包岱的愛情故事,從故事中尋找靈感,創新舞蹈片段,調整劇本的節奏。2019年,80歲的陳愛蓮出演了舞劇"紅樓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當被問到黛玉是不是陳愛蓮最喜歡的角色時,她總是回答:"每個角色都是我的孩子。"這顆眼睛很好看,那顆牙齒也很好看。我喜歡這一切。"就像一個愛她孩子的母親,她珍惜自己創造的每一個角色。
陳愛蓮也是一個大膽的創新者。1989年,在原文化部的支持下,她創辦了陳愛蓮藝術團,并在全國各地演出。1995年,陳愛蓮創辦了北京愛蓮舞蹈學校,這是北京第一所私立舞蹈學校。他將多年的舞臺實踐經驗編成教材,親自指導學生。在陳愛蓮的心目中,她一直是一個由國家和人民訓練的舞蹈演員。她早年的經歷使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2014年,陳愛蓮得知貴州省當地藝術教育資源匱乏,帶著10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回到愛蓮舞蹈學校,熱愛舞蹈,免除了學費等一切費用,現已順利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