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偉大,這是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對于離開觀眾179天的中國電影人來說,2020年太特別了。在復蘇的過程中,如何讓中國電影的生命之河再次涌起并掀起波瀾?中國電影給出的答案是贊美--用崇高的生活激勵生活,用動人的靈魂感染靈魂。
昨晚,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揭曉。我和我的祖國"獲得了評審團的特別獎。"贏得冠軍"獲得了三項獎項: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獎和最佳攝影獎。黃曉明和尹小田都在"火英雄"中獲得最佳男演員和男配角獎。周東宇憑借"少年游"獲得最佳女演員獎。袁權在"中國隊長"中的表演為她贏得了第三座金雞獎。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產品"可以說是"金雞"的喜訊。90歲的上海電影制片廠前導演趙煥章因終身電影藝術家的成就而受到中國藝術與文化聯合會的贊揚;王睿憑借"白云之下"獲得最佳導演獎;3D京劇全景式電影"鄭安事件"獲得最佳歌劇獎;以及奧運申辦移交的"受益人"重新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對時代、英雄、凡人、家庭的記憶。在頒獎典禮上,這些詞經常被提及。金雞"證實,榮耀偉大也會導致平凡,這是中國電影沖破迷霧、繼續生活的力量源泉。
傾聽時代的呼聲,家庭與國家同構的主流大片已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北京奧運會盛大開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7個經典瞬間,既是新中國在各個領域奔向星空大海的時刻。又何嘗不是各行業普通小土豆的新起源?2019年國慶,《我和我的祖國》打撈集體記憶,也運用愛情,軟科幻等類型手法記憶個人情感。3分的票房成績。1690億元,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的雙重認證,為主流大片做出示范:聆聽時代的聲音,家庭的同構,是中國電影的剛性需求。"。
昨晚,《奪冠》,《中國隊長》,《救火英雄》集體站上頒獎舞臺,其實都是在表達類似的畫外音。《奪冠》依托中國女排近40年的奮斗歷程,對中國體育電影敘事模式進行了創新和升級,以三個重點項目為主線,突出了中國女排精神的不變內涵和靈魂。《中國船長》和《烈火英雄》一樣,都是從新聞事實中提煉故事基礎,又把生活中看不見的英雄推向大銀幕。憑借鏡頭語言和演員精準的表演,這些同樣有著內心脆弱人情的普通人,如何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為英雄的過程,深深打動了觀眾。勾勒凡人不凡的軌跡,擁抱時代的道德,是這些以"禮物"為目標擁抱市場的電影的共同規律。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是時代的強音,"上海作品鄭安事件"是"京劇電影工程"的第二部精選影片之一,是國家的核心文化工程,也是唯一的新的歷史劇目。這一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歌劇電影獎的導演鄧俊杰說:定軍山"以來,中國電影和歌劇的合作是生動的。我們已經有了輝煌的過去,如何堅持現在的時態,這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思考和努力。"他說。他向老藝術家尚長榮致敬。"正是他的精湛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部既符合京劇核心,又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
82歲的丁蔭楠一生都是"偉人"和"英國模特",他說:"我已經學會了電影藝術,當然我必須用它來表達我想說的話,向我愛的人、我的祖國和我的黨致敬。"他發自內心的話也可以被看作是當今中國電影人的一種價值--制作電影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愛融入靈魂的表達,表達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