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患者可以吃豆制品嗎?
中國不僅是大豆的故鄉,也是最早開發和生產大豆產品的國家。大豆種植在我國已有5000年的歷史。
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很多人喜歡吃豆制品,但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這有道理嗎?慢性腎病患者不能真正吃豆制品嗎?為什么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說法呢?
大豆屬于優質蛋白質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動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代謝廢物少,而大豆和大豆制品中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生物利用度低,代謝廢物多。
因此,慢性腎病患者不能食用大豆和豆制品。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適當攝入大豆制品有利于腎功能的恢復。
要了解這一點,首先來看一下大豆和豆制品中蛋白質的營養特性。雖然大豆蛋白屬于植物蛋白質,但它們比谷物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
大豆蛋白含量高達35%≤40%,賴氨酸含量高,氨基酸模型好,營養價值高,屬于優質蛋白質。
大豆制品是以大豆為原料制成的發酵或非發酵食品,如豆奶、豆腐、干豆腐等,也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此外,大豆飽和脂肪含量低,飽和脂肪含量高,富含纖維和各種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如大豆異黃酮和大豆肽。
大量的蛋白質會加重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新陳代謝負擔。
當蛋白質進入人體時,它會分解成肌酐、尿酸、尿素和其他代謝廢物,其中大部分由腎臟排出。
慢性腎病患者腎臟排泄能力下降,大量蛋白質攝入,體內代謝廢物顯著增加,增加腎臟負擔。
低蛋白飲食后,肌酐、尿素氮等代謝廢物的產生明顯減少,腎功能明顯下降。
然而,過度限制蛋白質攝入會導致營養不良。一方面,必須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另一方面,人類的新陳代謝需要蛋白質。為了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必須攝入高質量的蛋白質。
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要求是什么?
1.限制大米、面條和其他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并以適量的牛奶、雞蛋或各種優質蛋白質如肉類、大豆蛋白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二、土豆、紅薯、蓮藕、板栗、山藥、芋頭、南瓜等食品可以代替米粉和產品作為主食。
3.盡量在蛋白質攝取量的限度內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以確保人體蛋白質的代謝需要,減少組織蛋白質的分解。
4.由于限制食品中高鉀含量的需要,我們應謹慎選擇水果、土豆、馬鈴薯淀粉、蔬菜等。
5.當病人少吃時,他們可以在飲食和烹飪中增加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以達到所需的能量攝入量。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豆制品營養豐富,而大豆中的蛋白質也是優質的,慢性腎病患者在堅持低質量蛋白質飲食的前提下,可以食用適量的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