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螺螄粉成為扶貧產業鏈
2016年,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玉峰區在羅威工業集中區設立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讓螺螄粉從路邊餐館進入工業園區,實現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工業園區以“互聯網+”和柳州蝸牛粉加工產業的結合為突破口,引導柳州蝸牛粉加工產業向“產業發展集聚、生產技術高技術、品種級特征”發展。是集研發、檢驗、展覽、供電、物流、旅游為一體的食品工業示范園區。
目前,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共有30家企業,培育出了國內銷量最高的知名品牌,如昊環蝸牛、羅霸王、溪洛惠、柳江人家、蝸牛一號學者等,李子棋、三只松鼠等知名螺螄粉品牌均來自柳州螺螄粉末工業園。
生產線滿負荷生產袋裝蝸牛粉。工作人員將包裝好的螺螄粉貼在發票上,搬運工正忙著將準備裝運的螺螄粉從街邊小吃轉移到新興產業,螺螄粉在玉峰區逐漸發展壯大。今年1-9月,工業園區8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0.42億元,同比增長84.37%。
智慧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這幾天,在位于玉峰區白沙鎮王梅村的柳州螺螄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村民們正忙著平整土地,種植萵苣等蔬菜。
玉峰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嬌嬌說:“基地生產的袋裝蝸牛粉有一些配料,如豆類、竹筍、木耳、花椒、螺絲等,這些原料主要供應給螺螄粉產業園。”。
為打通螺螄粉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后一公里”,裕豐區投資1000多萬元,在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安裝智能農業系統,推進柳州螺螄粉大數據平臺智能化技術應用,如智能化害蟲捕捉、無人機飛控作業、節水型微噴滴灌系統等,使基地農業生產從此告別“靠天吃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陳嬌嬌說:“比如,通過使用節水型微噴滴灌系統,一畝地不僅節水60%,節水50%,還能增產。”。
目前,示范基地總面積5300畝,年產豆類5662噸,辣椒、蔥、黑木耳175噸,竹筍4250噸,蝸牛120噸,總產值6052.5萬元。示范基地輻射農民741戶,其中貧困戶450戶,共3014人,年人均增收9000多元。
在螺螄粉原料生產帶動下,玉峰區所有貧困村2019年將實現整體扶貧。
美麗鄉村、幸福鄉村、玉峰區大力發展螺螄粉產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生態環境效益正在逐步顯現。
遠處青山綠水,附近稻香四溢,干凈整潔的水泥村道,路邊盛開的紅花,白色的農家院墻,村民們悠閑地走進白沙鎮望梅村,仿佛踏進了田園詩畫,讓人忘了回去。
玉峰區將發展螺螄粉產業與改善村容村貌、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相結合,突出現代農業產業特色,打造一體化螺螄粉示范園區景觀,改善鄉村景觀。
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示范活動4000多個,包括玉鳳村農村建設和玉鳳村增寬建設。
2019年,王梅村在博鰲美麗鄉村國際峰會上榮獲“中國百強旅游目的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