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預測,2021年我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將繼續小幅上漲
中國手指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黃馭三號在北京發表了"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年總結與2021年展望"報告,預計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出"銷售面積小調整,平均價格穩步上漲,新起點高企,投資高速增長"的特點。
黃馭在同一天舉行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上表示,根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在"三穩"調控目標下,在土地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下,房價將保持穩定。經濟增長、貨幣因素構成房價支撐,同時,土地價格的穩定上漲使房價有了基本的基礎。
報告預測,全國商品房銷售的平均價格將上漲3.9%至5.9%。黃馭指出,除了東部地區的一些三線和四線城市外,還有結構性原因,明年中國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會有上漲的動力。一、二線的比例由于結構性原因而增加,導致平均房價上漲。
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弱,中國100個城市的新房價累計漲幅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僅占20%左右,總體價格穩步上漲。自7月以來,中國一些熱點城市受到政策緊縮的影響,房價保持穩定;三四線城市的新房價累計上漲幅度最大,總體水平較低。
從銷售角度來看,該報告預計明年房地產市場銷售領域將出現小幅調整,而房地產行業信貸環境的收緊將促進更合理的需求釋放,預計2021年全年商品房銷售將下降2.3%,至3.8%。黃馭表示,雖然預測略有下降,但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仍可能保持在16.5億至16.8億平方米之間,這仍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數字。
展望"十四個五年計劃",黃馭說,預計未來五年商品房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每年下降3.7%,銷售將穩步增長,復合增長將保持在1.8%左右。
在總量穩定的同時,房地產業可能會發生轉型。中國住房和城鄉發展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宏在此間表示,在這一時期,房地產應與實體經濟平衡發展,回歸房地產業的本質特征,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將與城市所承載的產業和人口一起興衰。與此同時,在"十四五"期間,官員們將對房地產業進行底線思考,以防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