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家新冠定點醫院因醫護辭職“難以支撐”
隨著新冠肺炎在日本的流行反彈,日本許多地方的醫療機構所面臨的壓力繼續加大。日本首家醫院大阪的13家公民醫院的20多名工作人員已經辭職,醫院迫切需要額外的醫療服務。
日本朝日新聞3日報道,十三市民醫院原來是一家綜合性醫院,有18個診療科室。在日本新冠肺炎爆發后,市政府于4月14日宣布將其改造為一家專門的流行病醫院。自4月16日以來,該院已停止門診、急診和外科手術,轉移約200名住院病人,按照設計可提供90張床位,對病房進行翻修。
然而,自六月疫情緩解以來,醫院醫護人員相繼辭職,截至十月,共有二十五名醫護人員(包括四名醫生及十四名護士,占全部醫護人員的百分之七)已離開醫院;在辭職的人員中,部分醫生未能接受原專業領域的病人治療,而部分護士則是產科護士,因疫癥而不能接生及臥床。
考慮到(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可能無法阻止(醫護人員)辭職,"醫院院長于雄西口說。人們仍然擔心,醫院將無法承受這一壓力。
據醫院介紹,為了防止更多的人離開,醫院自7月起重新開放產科以外的病人部門,但就診人數僅為疫情前的一半,而非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人數不到上一次疫情的20%。同時,約半數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年齡在80歲以上,他們需要護士的幫助才能進食和排便,這進一步凸顯了護士的短缺。如果沒有其他醫療機構來支持員工,醫院只能接待大約60名新冠肺炎患者。
大阪其他醫院于11月26日決定派遣醫護人員前往13所公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