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促進東北城市群發展
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化不僅是城市自身發展的過程,也是以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過程,因此,中心城市及其周邊城市形成的城市群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群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向周邊地區擴散功能的增強,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特別是大都市,以其豐富的要素積累和先進的產業結構水平,已成為區域發展的增長極,因此,以中心城市為主導,以周邊城鄉地區為腹地,交通、交通為紐帶的城市群已成為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主要形式。
在此基礎上,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充分發揮沈陽、長春、哈爾濱等中心城市的作用,促進東北城市群的發展,是東北振興的重要重點。
一方面,三大中心城市不僅為周邊地區提供技術研發、資本出口、工業產品等服務,而且在新的國際貿易格局中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教育、文化、商業等服務,還提供勞動力就業、原材料、農產品等周邊市場或消化服務;另一方面,東北地區的發展不僅面臨產業升級緩慢、要素集聚薄弱、新的國際貿易格局中不再具有區位優勢等問題,而且還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三大中心城市的弱勢。
沈陽、長春、哈爾濱作為省會,沈陽、長春、哈爾濱與廣州、武漢、成都、杭州等省會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對省內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其他地級城市,即地級城市,尚未形成省內外影響較大的中心城市,如東莞和浙江溫州。
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進一步加快三個中心城市的發展,建設區域經濟增長極;第二,加快城市群建設,努力促進城市群內部一體化。
城市群建設的關鍵是加強內部一體化,積極促進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市、城鄉之間的經濟關系和一體化發展,東北城市群內部整合與發展有三個關鍵節點:空間整合、產業整合和要素整合。
一個是空間融合。一方面,要從整體城市體系布局的角度,進一步明確中心城市的定位及其對周邊地區的輻射驅動效應,注重大、中、小城市相結合、空間布局合理、功能結構合理、產業分工與合作相結合的城市群體系建設。另一方面,周邊地區要充分利用大城市功能定位的轉變,主動承擔一些由中心城市轉移出來的城市職能,積極參與城市群建設,以服務中心城市促進自身發展。
二是產業融合。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來自工業化,因此產業融合是城市群發展的關鍵。首先,要以產業集群為重點,以產業發展帶動衛星城的發展。周邊地區應充分利用大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吸收先進技術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并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積極,有選擇地承接大城市轉移的部分產業,通過吸收,改造和提高這些產業,達到提升產業結構層次的目的。最后,各地要立足本地獨特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和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