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采取多種措施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1 屆畢業生雙選會(大學城綜合班)6 日在廣州舉行,中國建筑、人保、保利地產、伊利、國美、新東方等 100 多家世界 500 強企業、上市公司和國企齊聚一堂,共釋放了 8301 個優質崗位。
當天的招聘會上,上千個高薪崗位向畢業生伸出“橄欖枝”。學生們拿著簡歷,在眾多知名企事業單位面前選擇自己喜歡的單位。職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共青團廣東省委介紹,自新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他們迅速實施了廣東省共青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專項方案。兩組分別通過線上線下雙選、線上職業培訓培訓平臺、職業技能培訓、青少年培訓專區、基礎服務項目招聘等方式開展。多渠道、多途徑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目前,專項行動已開展就業招聘活動 413 項,吸引近 2 萬家企業釋放就業崗位 42.3 萬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7.3 萬人,“西部(山區)計劃”基層服務項目招生規模擴大到 1779 人。
“我們發現,在多重思潮的影響下,慢就業、慢就業現象逐漸增多,就業困惑、就業焦慮和擇業隨意并存。”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代需求旺盛青年就業多元化,單一、陳舊的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需求和供給。針對這些現象,他們將繼續加大“擴翼計劃”專項行動的推進力度,加大各類就業援助項目的推廣力度,幫助高校畢業生提高就業能力,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生陳才定認為,高質量就業的關鍵在于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
通過“展翅計劃”貧困生就業援助項目,陳彩婷在大學三年級時就到黨政機關實習。這段時間的鍛煉使她的工作更加嚴謹細致。今年,她成功加入保利(廣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自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大學生被困在家里,他們的實習被封鎖。廣東共青團通過全媒體平臺,提供就業指導課程,發布就業招聘服務信息,并開展在線技能培訓,幫助大學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增強就業競爭力。
今年,"彝族學校" 在線培訓平臺就吸引了 182000 多人在線學習,幫助近 28000 人完成了職業生涯規劃評估。此外,依托廣東 12355 綜合青年服務平臺,積極為青年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成長指導等咨詢服務,總人數超過 1000 人。
事實上,廣東一直在努力解決大學生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今年,廣東調動了 160000 多名黨政機關、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高素質民營企業的實習人員,幫助 38000 多名大學生利用 "中間實習" 未返校的機會。
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的鐘麗詩,去年八月加入了 "西部(山區)項目",在畢業后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回想起在山區的教學經歷,她承認這一經歷豐富了她的工作經驗,使她更加確定了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
今年,廣東大學生自愿為西部(山區)計劃 " 服務,將招生人數擴大到 1779 人。今年 8 月,另一批大學生在分批培訓后,前往新疆、西藏等西部省份,以及粵東、粵西北地區,開展支持教育、支持農業等志愿服務。他們將花一年的時間,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傾吐青春和汗水。
此外,為了幫助大學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大學生在基層工作,廣東在 21 個地市發展了 2 萬多個社區街道、鄉鎮、農村等基層一線崗位,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將個人成長和鍛煉與農村振興、消除貧困、城市治理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實現自己的生活理想。
廣東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說,下個月,共青團將繼續配合市場人力資源權威平臺,如 "易展翼"、"智聯招聘"、"兼職貓" 等,繼續開展專項行動,繼續舉辦 50 場空中雙選會、4 場線下專題招聘會、5000 次網上學習培訓和 500 次離線技能培訓。
據悉,本次活動由廣東共青團省委和廣東省研究聯合會聯合主辦,由廣東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和華南師范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