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后,武漢加快了經濟復蘇的 "快車道"
長沙網紅茶品牌“茶燕悅色”日前在武漢正式開張,開業當天排了數百米的長隊。事實上,武漢人的消費熱情已經被“點燃”。武漢“平倉”后,當地政府通過支付寶等平臺投入 5 億元(人民幣,下同)消費券,為拉動消費和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我國疫情最重、控制時間最長的城市,對武漢市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進入疫情后恢復階段后,武漢經濟開始反彈。從一季度 GDP 的“四成下滑”,到二季度的“單季度持平”,三季度的“全面復蘇”,經濟總量重回中國十大城市,武漢正在加快經濟復蘇的“快車道”。
武漢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文波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券的發放,增強了公眾對消費的信心,有力地促進了消費的回升。”,消費券消費 56.41 億元。從同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19 個重點城市的橫向比較來看,武漢生活服務業消費促進速度排名第一。
旅游市場也在迅速復蘇。今年 8 月,武漢 A 級旅游景區對全國游客免費開放,有效拉動了客流。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秋節和國慶長假期間,武漢共接待游客 1882.46 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 92.19 億元,分別回升到去年同期的 83.21% 和 73.18%。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偉認為,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經歷了被迫停擺、緩慢復蘇、勢能形成、加速沖刺四個階段。她認為,盡管疫情影響嚴重,但武漢長期積累的交通、科教人才和產業優勢不會因疫情而蕩然無存。此外,在中央一攬子扶持政策和全國“手拉手”政策的幫助下,武漢經濟復蘇遠好于預期。
在 11 月 29 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上,內外貿項目共簽訂線上、線下合同,總金額 2760 億元。據統計,4 月至 9 月底,共有 300 多家海內外 500 強企業和上千名企業家來武漢洽談投資項目。前三季度,武漢市招商引資資金總額 7317.8 億元,同比增長 4.5%。
隨著今年 8 月中國品牌節年會和華中國際車展的召開,武漢會展業正式開始重啟。據武漢市商務局統計,截至 10 月底,全市共舉辦展覽節慶活動 256 場。雖然總量低于去年,但 8 月至 10 月,全市舉辦的規模以上展覽已超過 2019 年同期水平。
“武漢通過展覽聚集了人、思想和新思想。人來了,思想來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自然會來。”今年以來,已經 8 次來武漢的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陳東生在“2020 武漢數字貿易大會”上表示,后疫病時代,武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企業,聚集了海內外嘉賓,引進了新理念、新模式,并進行了推廣經濟在這樣的發展中,武漢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對此,鄒偉認為,武漢舉辦了一系列大型商務、展覽、學術論壇活動,已成為向世界展示疫情后武漢振興的重要窗口。她認為,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中國 5g+ 產業互聯網大會等高端展會活動不僅帶來有效投資,也為武漢未來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