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哪里才能吃到地道的廣式茶點?廣州好·水上茶居你飲過咩
廣州人早上見面打招呼喜歡問“飲左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廣州人對茶的喜愛。
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廣州人飲茶不重茶,但對“食”倒是很考究。茶樓的各點小數不勝數包點、腸粉、燒賣、粉果、干蒸、蝦餃、牛百葉、鳳爪、糯米雞、叉燒酥、牛肉丸、芋頭糕、千層糕、馬蹄糕、蛋撻等,各式名堂多得讓人眼暈!
廣州是較早出現人們聚集飲茶的地方,茶室、茶館、茶寮、茶居、茶樓等,名目繁多,形式各異。在清代,廣州的茶市漸趨興旺,出現一批頗具特色的茶樓。民國時期,廣州茶市的興旺勢頭有增無減,經久不衰。
食在廣州,茶也在廣州。“一盅兩件”的廣州早茶文化、引領全國的涼茶文化構成了廣州茶道的主要內涵。廣州人說請你飲茶,最基本的配置就是“ 一蠱兩件”。“一盅”是指茶,“兩件”是指點心。
現在我們飲茶,會吃上三款甚至更多的點心,但在以前,只有富貴人家才能這么吃。底層民眾只能吃一盅兩件。當時的一盅兩件指一盅劣茶,兩件粗制點心,是給底層人填飽肚子用的。在那個年代,老百姓們終日辛勤勞作,茶館就是他們勞頓生活的歇腳亭。
從早期的茶社茶寮,到現在的各式酒樓,點心行業的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其蘊含的民間樸素卻一直不曾改變,這種對飲茶文化的小小執著,體現著粵府百姓的濃濃人情。
廣州的“飲茶”文化由來已久,人們在傳承中創新,不斷打造出更符合民眾口味的茶點,如今再說起哪家茶樓“廣味”更足,老廣州們總能說出一二,比如廣州好·水上茶居。
不少茶樓為了迎合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的飲食習慣,口味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當廣州好·水上茶居依然在堅持做老廣州們最愛的茶點。當你來到廣州,問當地的居民們哪里喝早茶更地道?他們往往會給你指路位于珠江畔的廣州好·水上茶居,在這里不但可以品嘗到地道廣式茶點,還能欣賞到廣州獨有的珠江風景!
在廣州,喝茶不僅僅是喝早茶,大部分茶樓也有午市、夜市。廣州好·水上茶居因為占據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地道的廣式茶點,不少朋友更傾向于在晚市前往喝茶。坐在船上,晚風輕拂,珠江兩岸的夜景甚是美艷,濃香的清茶配上精致的點心,讓你一秒就進入地道廣州人的生活中。
蝦餃、紅米腸、芋頭糕、避風塘炒芋頭、蘿卜糕、艇仔粥這些經久不衰的茶點,在廣州好·水上茶居得到了更好的傳承。當然,他們也在發展中進行了創新,融合了來自各地的飲食文化,打造出創新性的廣式茶點,如日式芥味鮑魚蛋撻、耗汁鮑魚燒麥。
廣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接納了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飲食文化,因而也對當地飲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廣式茶點文化日漸式微的當下,廣州好·水上茶居接過了發揚廣州早茶文化的大旗,響應政府“傳統文化崛起”的號召,將廣州飲食文化發揚光大。
如今,廣州好·水上茶居儼然成為了老廣們為數不多的“飲茶”聚集地,也是廣大異鄉朋友們來廣州必打卡的網紅廣式茶樓。希望廣州好·水上茶居能夠一直傳承廣式茶點文化,讓老廣們無論什么時候來,都能品嘗到記憶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