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服務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總會計師馬學平6日在中國保險業創新與發展會議上介紹了十四五期間保險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要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普惠性農業農村保險。農業保險是以市場化手段實現精準脫貧最典型的金融工具。2016年至2019年,農業保險提供了912。
二要圍繞人口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商業健康養老保險。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趨嚴重,面對人口老齡化,我國基礎養老金面臨較大缺口,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十四五"期間,保險業要圍繞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認真總結深圳等地試點經驗,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快第三支柱養老金融保險業務創新發展,推動醫療養老護理健康管理等領域融合發展,構建醫養結合,康養結合,多領域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體系
三要著眼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巨災保險和責任保險。我國幅員遼闊,環境多樣,巨災種類多,頻率高,責任保險具有事前風險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理賠等功能,在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四要聚焦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不斷增強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的特點,在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和資本市場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十四五"期間,保險業要圍繞國家"兩新一要"項目建設,落實"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和多種金融產品"的金融改革任務,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方式,為大數據和5G,超高壓,軌道交通,新能源,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提供金融支持近年來,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初見成效。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資金長期股權投資規模2.2萬億元,占A股市場的3.44%,占中國債券市場的6.49%。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戰,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供保險保障。
五要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保險業跨境服務能力。目前,我國保險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