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的“發明家”解決了掃雪問題
國家勞動模范吳錫軍發明了 "自動搖旗器",以降低操作安全風險;帶領團隊獲得 20 多項專利。
吳錫軍是第一家集團維修公司的高級員工和發明家。近年來,他帶領團隊開發了一批創新項目,如公路隔離設施清洗車、道路操作車輛碰撞預警裝置電桿涂裝機器人、自動移動導向區等,并獲得了 20 多項實用專利和發明專利。今年 11 月 24 日,吳錫軍被授予 "國家勞動模式" 稱號。
在日常生活中,吳錫軍也一直在上班,開車經過一座橋,通過不同的輪胎聲和橋面聲,他可以分辨橋梁的伸縮縫是好是壞。他總是說,道路養護人員沒有具體的通勤時間," 暴雨、降雪等惡劣天氣越多,越要趕出去。
天氣越壞,你就越要趕出去。
2005 年 7 月的一天,在一場暴雨后,北京西五環的亞門大橋上出現了嚴重的水。
交通堵塞,時間不等人,為了盡快找出橋下積水的原因,吳錫軍,第一組維修管理公司第一維修管理中心的維修班長,穿上防護服,戴上防毒面具,要求工人們把安全繩緊緊系在腰部,用腰部的深度跳入水中,探索輔助道路的排水涵洞。
防護裝備沉重,氣喘吁吁。吳錫軍小心避開前面的障礙物和可能出現的深井和電氣化線路,同時仔細尋找堵漏點。最后,在摸索了 300 多米后,他發現擋土墻堵住了排水溝。經過與當時的施工圖仔細對比后,維修部門確認應拆除擋土墻。吳錫軍立即叫來維修人員,小心地打破了水中的墻,水迅速散開,一個長期的水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吳錫軍是一個老的 "高速公路人"。1997 年,20 歲的他離開了家鄉河南周口,坐了一輛 24 小時長的公共汽車到北京,成為了 "北京流浪漢"。從那時起,他在幾個公路維修崗位上工作,從道路清潔工到維修工人和維修監督員。
此前,吳錫軍通過日常訪問,建議對荊城一期主站 U 橋、侯沙峪收費站入口處等年蓄水點進行改造,在初期維護中采納這一意見,通過 "預先規劃" 解決道路的許多隱患。
吳錫軍總是說,道路養護人員沒有特定的時間上下班。暴雨、暴風雪和其他惡劣天氣越多,他們就越要趕出去。" 為了確保道路暢通,你必須確保道路每天 24 小時待命。
今年 11 月 24 日,吳錫軍被評為 2020 年國家勞動模范。
借鑒汽車雨刷原理發明自動搖桿
在高速公路的維修保養中,安全操作區的前端必須設置專門的人員搖旗子,表示車輛提前減速,變化緩慢,直至施工竣工。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手臂確實酸澀麻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懶惰和不按標準揮舞旗幟的現象,這一崗位存在很高的安全隱患。"2013年,公開競爭成為道路維修班長的吳錫軍,在接到同事的投訴后,秘密決定解決這個問題。
那年的一個雨夜,吳錫軍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雨刷在擋風玻璃上左右擺動,立刻把他吵醒了。"工人揮舞著旗子,雨刷的軌跡非常相似。為什么我們不能按照雨刷原理制造出我們自己的機器來解放人力呢?
考慮到這一點,吳錫軍立刻精神起來,在考察了路況,回到單位后,開始構思、畫草圖、設計原型、制作樣機、現場調試樣機,前后修改了幾個版本,最后將雨刷馬達、幾根連桿和一面紅旗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制作了一個"搖旗器",達到自動搖旗的效果。
后來,他還對"旗機"進行了升級,安裝了夜光裝置,提醒司機注意安全,同時減少維修人員占用道路作業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在夜間;他和他的同事還開發了一個提升降雪劑的操作平臺,以防止人員意外墜落,降低吊裝融雪劑時的風險。
目前,這些設備已被北京高速公路的維修系統完全采用,每年節省了幾十萬元的人工成本。
本發明"移除雪水滾刷"可快速除雪。
2014年3月,京平高速公路一座橋梁的伸縮縫出現了鋼軌斷裂,經過多次維修后,這一病害無法完全解決。吳錫軍的現場觀察發現,鋼軌反復斷裂是由于伸縮箱底部混凝土澆筑不當以及橫梁和鋼軌反復沖擊造成的。他大膽地提出了一項計劃:拆除破碎的混凝土,制造與原來尺寸相同的自制伸縮箱,并重新安裝。經實心焊接后,支撐膜澆筑混凝土仍為實心,無鋼軌斷裂,維修費用降低了70%。
隨著降雪季節的到來,吳錫軍的工作又開始忙碌起來。在他領導的創新團隊的努力下,一批雪鏟冰的發明專利,如移動融雪劑生產裝置、雪水刷、雪融化劑裝填裝置等,已投入實際應用。
傳統的路面機械除雪不徹底,存在一些冰壓載物,容易給道路車輛的交通安全帶來隱患,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很高。同時,傳統的機械掃雪方式使積雪向一個方向堆積,一側積雪的厚度增大,使雪的去除更加困難。"2014年,吳錫軍發現,傳統的機械掃雪設備存在許多弊端,傳統的融雪噴雪、融雪液需求量大、過程緩慢、浪費嚴重,因此,他領導團隊研制了"除雪滾筒刷",將其掛在水車梁前,用滾筒刷清掃道路上的雪,并在滾筒刷上噴雪液,促進雪的融化,達到快速除雪的效果。
2016年初,第一家維修公司成立了"吳錫軍路護理工人首席技師工作室",與2013年成立的吳錫軍創新工作室合并。
吳錫軍帶領團隊開展了多項創新項目,如公路隔離設施清洗車輛、道路操作輕桿涂裝機器人、汽車碰撞預警裝置、機械化側溝清潔衣組合、全自動導軌改造等,取得了20多項實用專利和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