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建議在英國建立一個殖民歷史博物館
歷史學家威廉·達林格(WilliamDalrymple)在關于齋浦爾文學節(JLF)的最后一場辯論中建議,英國應該建立一個"殖民歷史博物館",以恢復那些可怕的歷史真相。
今年6月,憤怒的布里斯托示威者將奴隸主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Colston)的銅像扔進了河里。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位前民族英雄現在是一名戰犯,遭到了唾棄,在如何處理雕像問題上,達林說,盡管他"不想看到他們被摧毀",但這樣做仍然是"必要的"。
就像在德國,我們看不到希特勒或其他納粹軍官的雕像,英國應該清理這些戰犯雕像。"達林認為,這與順應時代潮流無關,而是基于相應措施的事實。"對于兒童來說,殖民歷史博物館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教育警告,而這種知識不是在教室里學到的。
約翰·尼科爾森(JohnNicholson)的雕像就是最好的例子。據說他曾說過"英國婦女和兒童的行兇者將被逐個剝光、刺穿或焚燒"。在最后的莫臥兒(TheLastMughal)中,達林無情地批評尼科爾森,稱他"極其殘忍和變態"。"今天,仍有兩尊尼科爾森雕像矗立在北愛爾蘭的土地上。
另一尊科林·坎貝爾(科林·坎貝爾飾),另一位殖民戰爭領導人,坐落在克萊德·薩德(Clyde Sade),他是戰場上一位值得稱道的英雄,在達林格眼中是卑劣和邪惡的:"這個人在印度士兵身上縫上豬皮,強迫他們舔干血,然后用大炮殺死他們。"此外,亨利·哈福洛克少將(HenryHavelock)"同樣邪惡和兇殘。"在盧克爾和坎普爾,幾乎有100000平民死于手中,如果他們在其他任何地方,他們將是真正的戰犯。
科林·坎貝爾雕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達林認為,目前英國學校的歷史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從亨利八世到威廉·威爾伯福斯,孩子們認為大英帝國一直在解放奴隸和反對種族主義的道路上。
大英帝國在印度和其他地方所做的事情沒有列入教學大綱,這是一個大問題,"達林說,"許多英國人對這段歷史知之甚少,也不像印度人、愛爾蘭人和澳大利亞人那樣了解自己的歷史,比如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愛爾蘭馬鈴薯饑荒或塔斯馬尼亞土著人的滅絕。因此,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抓住機會,建立一個殖民歷史博物館,利用這些戰犯雕像來填補學校教育的空白。
面對達林的提議,歷史學家愛德華·錢塞勒(EdwardChanseler)對此不以為然:"我認為,歷史雕像的毀壞與社會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背后是抵制文化和譴責的興起、強迫懺悔和審查制度的流行、社會容忍的衰落和反智慧的盛行。
只要他們遇到了正確的機會,他們就會毀掉所有的雕像,"錢塞勒說,"這對啟蒙運動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也是文化虛無主義興起的標志。"這背后是一種膚淺的、片面的、愚蠢的歷史觀.他們無法理解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價值,作為歷史學家,我們應該盡力做到中立和客觀。
記者斯瓦潘·達斯古普塔(SwapanDasgupta)也反對達林的提議,他在講話中指出:"歷史不會被一尊小銅像所改變,它不是為了改寫歷史,也不是為了使歷史更加公平。他們真正想做的是美化歷史,拋棄令人不舒服的真理,凈化過去,以便使歷史符合當代道德價值觀。
在隨后收集的意見中,53%的觀眾表示,來自英國各地的雕像應該移交給博物館,而其余47%的觀眾則堅持認為此舉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