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力推動千百萬大學生留在漢代就業創業
我從來沒想過會在舊的小木屋醫院找工作,現在又這么熱鬧!"最近,武漢輕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石一強趕往紅山體育館參加招聘會。
石一強參加了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大會。200多名大學代表聚集在武漢進行校企對接,網上推送了50萬多個崗位,約4000名大學生當場求職。
自2017年以來,武漢推出了"千百萬大學生留在漢來創業就業項目:買房、租房,僅憑一張證書,就有近500家企業率先實施了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包括定居、安居樂業、創業等前所未有的措施,釋放了"武漢引力"來吸納人才。
根據武漢招商局的最新數據,從2017年到2019年,有109萬名大學生在漢代學習(參加社會保障),其中有458000人得到了安置。
今年4月,武漢進一步加大人才安置力度,出臺了22項政策創新措施,使大學畢業生留在漢就業創業。今年前10個月,武漢直接投資5億多元用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
近年來,武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選擇武漢研發基地。林楓,1995年出生,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今年7月加入武漢中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一名研發設計師。他對武漢的未來非常期待。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武漢設立了第二家總部和分公司,提供了許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武漢大蒙數據庫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王婷說,該公司的許多員工從北方返回廣州,這表明武漢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正在不斷增強。
隨著疫情后的振興和產業升級步伐的加快,武漢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據智聯招聘報告顯示,2020年,武漢秋照的網上就業人數同比增長308%,復工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9%,對機械設計、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相關崗位的需求急劇上升。
武漢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下一步,武漢將為漢代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特殊租房,加大減租力度,搭建一個低成本的創業平臺,做好安頓、不就業、陪父母等人才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