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古拉格:暴風雪,極夜和采礦污染
諾里爾斯克是北極圈最北端的礦業城市,也是第二大礦業城市(第一大摩爾曼斯克),位于俄羅斯北部,人口超過177000。諾里爾斯克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當時地質學家厄文采夫在普托拉納山脈腳下調查了大量的鎳、銅和鈷儲量。
1956年以前,諾里爾斯克是古拉格(前蘇聯的勞改營),在那里,大約500000名囚犯在20年中接受了勞教。在嚴寒的風中,他們忍受饑餓,在礦山、工廠和城市下面工作。諾里爾斯克的氣候極端惡劣,冬季氣溫驟降到零下50度,在短暫的夏天上升到20到30度。
諾里爾斯克每年有250至270天的冰雪覆蓋,暴風雪在那里已經司空見慣。也會有極端的夜晚,太陽從11月至明年1月中旬完全消失。諾里爾斯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采礦和冶金綜合體,擁有豐富的金屬和礦石儲量,使其成為世界上鎳、鈷、鉑和鈀的主要生產國。
諾里爾斯克與任何其他地方都沒有地面聯系。他想坐飛機或乘船來這里。
隨著蘇聯解體,諾里爾斯克成為全球領先的鎳和鈀生產公司諾里爾斯克鎳(Norilsk Ni)的發源地,全球17%的鎳和41%的鈀來自諾里爾斯克鎳。如今,諾里爾斯克鎳公司占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9%。
在諾里爾斯克,主要的礦石生產來自地下礦山,目前這些礦的總長超過800公里,深度在4.5億至2050米之間,50%的人口從事采礦業。
它也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一,每年排放2億噸廢氣,平均壽命比俄羅斯其他地區的人少10年。
同時,由于排放這么大,這里的人患癌癥的幾率是普通人的兩倍,呼吸系統疾病在這里非常普遍。由于獨特的氣候和環境,許多諾里爾斯克居民也患有"極端夜間綜合癥"。每個極端的夜間季節,患者都會感到焦慮、不安、疲倦,甚至失眠。居民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封閉的空間、工作、呆在家里或去當地的購物中心。
俄羅斯攝影師ElenaChernyshova說:"諾里爾斯克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給這里帶來了一種非常封閉的氛圍。這里很少有社會活動和文化活動,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個人發起的。
但諾里爾斯克也再次證明了人類在極端天氣面前的復原力,在極端天氣下,盡管生態系統脆弱且與世隔絕,人們仍能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