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了新的水平
2020-12-15 11:09 來源: 互聯網
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今年以來,農業機械化努力彌補了缺點、優勢和劣勢,加快了全過程的全面、高質量、高效率的發展,有力地保證了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的生產和供應。
農機化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執法檢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2020年,實施地區達到46個。0.06億畝,超額完成4000萬畝的年度任務目標。農業村部,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的指導意見》,在全國全面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支持機種從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增加到插秧機,植保機械,飼料粉碎機等7種,實現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法定機械設備全覆蓋。據統計,今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力度遠超往年,支持2。3100萬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采購2。農機具700萬臺(套)。深松免耕播種秸稈還田打捆等綠色高效機械化技術推廣較快,應用面積近2。90億畝,比上年增長3%左右。"
責任編輯:無量渡口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東方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精彩推薦
精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