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教師減負清單:減少報告填寫, 規范微信工作群
日前,福建省發布了"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明確規定了規范監督、檢查和評價、規范社會事務進入校園、規范和簡化有關報表填寫、規范中小學教師借用、全面減輕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等18項規定。
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為了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監督,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發布了減負名單,預計今年各省都將發布減負名單。
各地出臺的減負清單明確指向這些事項,如黑龍江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以及未經同級黨委審批不開展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督導檢查評估考核活動天津湖南海南青海等地提出,嚴禁隨機抽查中小學教師,確需履行相應審批備案手續的借用,借用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五花八門的教學,非教學任務占用了各地基層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少省份在減負清單中提到,要減輕報表填寫負擔,規范微信工作群和政務App(申報程序)進校園。
令人驚訝的是,中小學教師有這么多家務活。這也有助于提高公眾對教師的認識:"你看,老師們負擔很重,而不是深情。)一段時間前,一位小學生家長因為壓力而不得不更正作業"憤怒的"家長們在熱火朝天地尋找。"當我退出家長小組的時候發生了什么?"的聲音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但也讓老師們流下了苦水:太忙了,所以家長們不得不分擔一些家庭作業。
他說:"事實上,雖然老師不應責怪家長批改作業,但教師的家務活實在太多。每一件減輕負擔的事情,都對應著一群復雜的事情,一群無助而又未解決的教師。因此,減輕教師負擔不僅是教育部門的自律行為,也是優化教育環境、凈化教育生態的關鍵措施。讓學校回到學校,讓老師對老師,讓家長對家長,讓學生對學生。這樣,老師、家長、學生都可以各司其職,各司其職。
目前,各地都發布了減負清單,要加強實施、監督和問責。應該有時間表和路線圖,而不僅僅是一紙空文。畢竟,教師減輕負擔是簡化政府、下放權力、改革創新的大課題。同時,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真正認識到減輕負擔的重要性,從根本上屏蔽對中小學造成的各種雜亂無章的事情,不一定要為他們安排大量的非教學工作。此外,我們還應避免各種功利主義的評價、考察、營銷進入校園。至少有關的管理部門應該有力量為中小學建立一個嚴密的過濾器,而不是把學校看作是一種興趣,一個市場。
教師減負,家長減負,學生減負,這三者其實是一種共振的頻率關系,有很大的正相關。"一方面要堅決制止把學生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明確家庭和學校的界限;另一方面,要全面減輕教師非教學任務的負擔,把教師從家務活中解脫出來。歸根結底,減輕負擔應該成為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識。只有理順這些關系,教育教學生態才會越來越好,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才會越來越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