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啟動“青年安居計劃”,保障高校畢業生住房
重慶大學畢業后,英子(化名)到廣東珠海找工作。在拿到合同之前,她必須找個地方住。混合型人才的短期租賃平臺讓她無法做出決定。這時,她在微信公眾號上找到了“珠海青年驛站”的介紹。她立即申請拎包入住,“前五天免費”,并提供最新的人才市場信息。
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下發《關于開展“青年住房保障計劃”高校畢業生住房保障服務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推進解決高校畢業生住房問題,為高校畢業生和其他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服務。
近年來,廣東省積極推進人才安居工程建設。截至目前,我省已為新就業職工和青年人才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和人才住房15萬余套,發放購房、租房補貼約4.85億元。
通知要求,加快公共租賃住房和人才住房準備工作,力爭到2022年,珠三角地區城市全日制普通高校(含留學)畢業生新增房源比例不低于20%,且不低于非珠三角城市超過10%。《通知》還支持各地減免高校畢業生申請公租房購買社會保險的條件;支持各地籌建青年人才驛站,為到廣東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不少于7天的免費住宿。
住房是青年人才安居樂業的首要問題。在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網上問卷調查中,超過12萬名受訪者中,71%的人認為存在“房價過高”、“房租過高”的現象。
《廣東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提出,實施全國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范圍,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為新就業人員提供過渡住房年輕工人。今年9月,高校畢業生住房保障服務作為民生實事寫入“廣東省青年民生實踐工程(第一批)”。在全國率先開展面向高校畢業生的住房保障服務。通過實物保障+貨幣補貼、社會補充、信息化建設、行業規范等措施,將高校畢業生納入人才住房和工作保障及重點服務范圍。
此外,廣東還將依托12355青年之聲平臺,建設“平安青年”信息查詢系統,動態更新各地住房政策。逐步加強青年之家和志愿住房服務建設。
為幫助解決青年住房問題,廣東已經推出了“硬”措施。201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啟動“青年驛站”,為在深圳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截至2020年11月,全市10個區建立了15個青年驛站,提供床位348張,服務大學生2.8萬人。
佛山市南海區首家“青年之家”位于生活便利的商務區。年輕人申請南海“住友票”,一個月內可享受700元公寓住宿補貼。珠海市首批設立10個合作酒店服務站,為青少年提供臨時住宿服務。該項目自今年9月啟動以來,共接待83名青年,共住宿157天。由于香港和澳門的青年定居在廣東、香港和澳門灣地區,廣東已協調促進香港的住房問題和澳門青年在廣東的創業和就業,出臺了促進購房的政策,推進香港、澳門青年創業創業基地建設,在基地建設特殊人才公寓。截至目前,佛山、廣州、南沙區、花都區、黃埔等地都清楚地表明,香港和澳門的青年住房和戶籍居民享受同樣的待遇。全省共有香港、澳門青年公寓432套,租金(租金)補貼110萬3000元。安居樂業、戶籍、社保,廣東將為青少年購房提供便利,讓青年真正安居樂業。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將把新就業的本科以上大學生納入住房保障范圍。在黃浦區,年輕人才工作半年后就可以買房;在深圳,年輕人落戶門檻降低到大專文憑;在佛山,擁有學士學位的年輕畢業生都有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