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中國: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連接屏幕兩端的網絡電纜,使世界各地名校的一大批精品課程能夠進入千家萬戶。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一體化的加速,突破時空的網絡教育形式已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力量。
技術賦權教育給全球教育實踐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教育內容的界限不斷擴大,教育不再僅僅依靠課堂和書本,互聯網的海量知識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教學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拓寬創新空間。
最近,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改革"為主題的世界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這是第一次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為主題的全球會議,自班級興起以來,它是第一次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為主題的全球會議,會議的目的是團結發展共識,匯集創新力量,分享實踐經驗,展示技術前景,促進世界教育和網絡教育的建設、發展和共享。
許多最初的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截至今年10月,中國共有30多個主要課程平臺,包括34000個在線課程、5.4億學生和社會學習者,以及1.5億學分的學生。課程數量和申請規模在世界排名第一。
教育部部長陳白勝指出,在全球教育改革的實踐中,MBU正成為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動力,這不僅有助于我國高校成功應對疫情危機,而且為構建未來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我國已逐步建立起獨特的發展模式、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開放合作的共建共享機制,探索并形成了堅持質量為王、公平為重點、學生中心、教師主體、開放共享、雙贏合作等六大寶貴經驗。
為了在未來進一步推廣和發展這門課,中國有一個"路線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焰說,通過實施"雙萬計劃","我們將為高質量的班級創造資源,促進高水平、高質量的語文班的發展。
促進全國和省級一級課程的建設,包括在線課程、線上和離線混合課程和虛擬模擬實驗課程。努力從一大批建設成果中挑選和鑒定大約1萬名全國和大約1萬名省級有高級、創新、具有挑戰性的五門‘黃金課程’,其中包括約4000門全國在線一級課程、大約6000門全國在線和離線混合一級課程、大約1500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級課程。"吳焰說。
顛覆傳統教學范式
數字技術為人們更方便地掌握學習內容、方式、地點和時間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使更多的人能夠聯系優秀的教師,促進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使他們能夠進行更有價值的深度學習。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技能司司長Andreas Schleicher指出,班級的出現彌補了傳統教育模式的"缺點"--教師不能教育和激勵數百萬學習者,也不能將他的思想傳授給世界。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也很難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需要、方法和學習方式的教師和學習方式。但是現在,在課堂的幫助下,教師和學生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教材之外獲取各種專業材料。該課程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并將學習者視為積極的參與者。加強體驗學習的經驗教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優秀的例子。Schleicher說。
新冠肺炎的影響仍在繼續。12月初,世界上大約30個國家關閉了教學機構,影響到3億多名學生。在其他國家,學校和教學機構以混合方式教學。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負責教育的助理總干事Stephania Janini說,這一流行病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教學和教學數字化嘗試。"早在疫情爆發之前,課程就為終身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重要的是確保在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包容性、公平和質量原則。所有在線學習平臺和資源都應針對這一點,尊重文化多樣性和多渠道知識來源。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確保課程開發人員的多樣性。詹尼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