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醫藥非生物展"在福州舉辦,探討中醫的生命
中新網虎山12月20日電(葉秋云)虎山林氏中醫家平衡針灸療法、畬醫錘擊療法、周氏喉科外治法,而“三位一體”治療永通惠氏頸腰椎病的福建30余家老字號中藥品牌6月20日齊聚福州市鼓樓區甲一體育公園,閩醫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這里舉行。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醫藥的特色文化,本次展覽展出了虎山鎮壽堂家族傳說、16星小銅秤、老銅杵、“三寶”之一的延平枕等中醫藥精品虎山——靈氣七脂丸、新會老陳皮、37.8厘米藥紙、鳳子紅雞蛋、虎山方紙書寫規則。
圖為活動現場。葉秋云拍攝了活動現場。在葉秋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文化體驗區,一批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云集,各戶傳承人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而她用錘擊盤療法,吸引了不少人觀看。
是福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寧德霞浦鹽田畬族鄉是畬族聚居區。這種療法在當地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可以緩解缺乏醫療條件的村民的痛苦。
雷月蓮給一位體驗過畬族傳統藥物錘擊療法的市民涂畬藥。她告訴記者,她手中的藥錘制作費時費力。祖傳秘方配制而成,各種草藥磨成百余斤,經粉劑精制,再涂以畬藥。藥物相互作用,達到藥物的治療效果。
雷月蓮說,這是代代相傳的技藝。經過幾代人的繼承和發展,該療法已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今天,她還創新傳統畬藥,開發畬藥足浴袋。
周氏咽喉外治法的第七代傳人林浩,是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90后一代”。為了讓周氏喉科進入年輕人市場,他為周氏喉科設計了一款可愛的吉祥物,并將其制成可愛的鑰匙圈、玩偶等衍生產品,吸引年輕人的眼球。
據林浩介紹,他們還設計了一套簡單易學的頸椎操,將復雜的中醫理論簡化為日常生活。”我的老師周國瑜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他非常重視中西醫結合應用。他將把西醫的一些觀點融入中醫學。二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使一些模糊的中醫觀具體化、生活化,“
”中醫的生命就是為了更好地將中醫文化融入我們的生活,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林虎山第九代中醫傳承人說,中醫藥傳承人不僅是中醫藥文化的實踐者,更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
1726年,福州虎山林氏家族的中醫科始建于1726年,位于福州市郊(后板村,今蓋山鎮)。胡山林是中醫世家,名醫輩出,已傳九代。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宣布“福州虎山林中醫藥系”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林潤禮說,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的隊伍中來,讓中醫藥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
在活動上,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原司長馬文輝還提出,要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了解和認同,使中醫藥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