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家醫療機構成立聯盟,實現甲狀腺腫瘤診斷和治療的均勻化和標準化
12月18日(記者陳靖)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大幅度上升,引起了廣泛關注。十八號,70多家醫療機構的十多個省市正式聯手成立了"東方王冠"甲狀腺腫瘤專家聯盟,各方在"互聯網"平臺上致力于甲狀腺腫瘤的診斷、治療、跟蹤和數據的標準化。
隨著體檢和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癌和甲狀腺結節在高度鑒別的B超檢查中暴露,在腫瘤診斷和治療領域最重要的"生命線"是標準化的診斷和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癌癥醫院頭頸外科主任王鈺教授十八號說,中國幅員遼闊,受多種因素影響,各地區和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參差不齊。目前,各地區和醫療機構之間還缺乏有效的合作方式。甲狀腺癌患者的人群管理已成為甲狀腺癌專家面臨的主要問題。同一天成立的"東方甲冠"甲狀腺腫瘤專家聯盟,將促進各地的醫療交流,共同克服甲狀腺腫瘤診斷和治療的困難。
據了解,復旦大學附屬癌癥醫院頭頸外科是中國最大的甲狀腺癌診療中心之一。目前,每年手術治療甲狀腺癌6000多例,形成復旦腫瘤治療復雜性、難治性和復發性甲狀腺癌的經驗和實踐。該聯盟將建立一個大型數據庫,逐步建立一個能夠反映中國人口特點的甲狀腺腫瘤臨床和科學研究系統。研究院黨委書記李端舒教授告訴記者,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經過規范化治療后預后良好,5年生存率超過90%。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北、上、廣"地區的高水平醫療資源相比,我國縣級和市級醫療資源相對缺乏。一旦當地居民被診斷出患有重大疾病,如腫瘤,他們將旅行數千英里到大城市尋找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機會。求醫費用高昂,道路顛簸等等,令病人及其家屬難以形容。王鈺直截了當地說,太多的第一次不規則手術患者來到他的診所尋求治療。
李端樹教授說,互聯網技術已經有效地突破了空間的障礙,聯盟的建立消除了患者"壓腦袋"的需要,并匆忙前往大城市的著名醫院,獲取稀缺的專家人數。他們可以去當地的聯盟成員醫院進行"同質性"甲狀腺治療,并獲得方便的"轉診"。許多需要重新診斷的甲狀腺癌患者只需使用聯盟微信就可以在網上得到跟蹤。
據介紹,近年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依托互聯網+技術平臺,開展甲狀腺專科醫生知識技能培訓,通過‘授之以漁’的方式,建立了一支與‘復旦腫瘤’頭頸外科‘同質化’的甲狀腺癌診療團隊。季清海教授解釋說,"同質化"包括診療流程的同質化和科研數據的同質化,聯盟醫院所在地區的很多患者都能以"足不出縣"的同質化獲得高水平的甲狀腺癌診療。患者徐老伯甲狀腺癌手術后,在女兒的幫助下,通過聯盟單位微信官方賬號,上傳復查B超報告和血液報告,尋求再診斷意見。徐老波直接收到了復旦腫瘤頭頸外科醫生的回復。
甲狀腺癌不是一個單一的腫瘤,而是包含許多亞型的疾病。單一的治療方式不能滿足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需要。王鈺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對于晚期復雜難治性甲狀腺癌患者,單一治療已難以滿足療效的提高,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出現,預后差的晚期甲狀腺癌應采用多學科標準的聯合治療,即使對于早期甲狀腺癌患者,單純的腫瘤治療也不能完全滿足其"健康、心理、社會"的需要。
據報道,該聯盟將定期舉行與甲狀腺疾病有關的在線和線下活動,以糾正公眾對甲狀腺腫瘤的一些誤解,減少患者的焦慮,從而促進他們以正確的方式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