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城市健康指數》正式發布:超過一半的城市指數低于相對平均水平
12月28日,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和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聯合開發的“清華城市健康指數”正式發布。在新的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近百年來世界的巨變中,研究加速了城市的巨變演變。本研究構建了基于“大健康+大數據”的科學客觀的城市健康測量量表,首次實現了對我國80個主要城市綜合健康水平的全景式評價,為當前和新時期的城市化提供了啟示和借鑒。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幫助深化“健康中國”戰略。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項伯韜、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出席新聞發布會并致辭。國家衛計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國家衛計辦副主任毛群安,以及國家衛計委醫患體驗研究基地等相關合作機構和企業負責人,華米科技、百度地圖洞察、智慧足跡、平安科技、鼎祥源等應邀出席活動。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副院長、黨組組長王開波出席會議。會議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尹智、清華大學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高級研究專家李東主持,分別匯報了評估工作和報告結果。
填補這一空白,城市發展有一個“健康的標尺”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坐標,是人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60%以上,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城市社會發展階段。建設健康城市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未來方向。”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面臨著一系列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城市病”問題。同時,他們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狀況、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等問題。近年來,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城市建設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城市成為健康主戰場的背景下,清華大學開展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針對性的城市健康研究與評估工作,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旨在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重要高校的“國家隊”作用,通過自強創新支撐,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