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許多防止浪費的想法
許多到日本旅游的外國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餐館里的每一道菜都很小,浪費很少。事實上,日本是一個食物浪費大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日本人均食物浪費在亞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但日本社會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減少食物浪費。
防止浪費的立法,食堂只提供套餐
日本土地面積小,山丘多,平原耕地少,糧食生產有限。日本農業、林業和漁業部在2020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在2019年的糧食自給自足率為38%,嚴重依賴進口。為了減少食品浪費,日本政府將重點放在立法上。2001年,日本實施了"食品回收法",要求食品生產企業盡可能減少廢物排放和回收利用。2019年10月,日本實施了"減少食物廢物促進法",其中規定政府有責任促進避免食品浪費的政策,并要求減少從糧食生產到消費的一切廢物。
數據顯示,日本超市,餐館等商家浪費的食物約占食品總量的55%。很多浪費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在宴請和聚餐中,人們通常忙于聊天社交,而忽略了吃飯。為了杜絕這種情況,日本一些地方政府想出了"減少食物浪費"的新主意。日本長野縣松本發起"3010運動"(3010 campaign):希望大家在晚餐結束30分鐘內專心就餐,不要離開餐桌,在晚餐結束前10分鐘回到座位上完成食物。松本還呼吁人們開展3010活動"在家里,也就是每月30日,積極利用冰箱里接近保質期的蔬菜和肉類煮碟;每月10日,他們用可食用但經常被扔掉的菜薹和菜皮和孩子一起做飯。3010活動"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松本的食物浪費現象明顯減少。"。
日本其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嘗試。石川縣金澤市政府發起了一項"CD-ROM業務",呼吁餐館、食品零售商店積極成為"CD-ROM行動"的參與者。餐廳將張貼"CD行動"海報,以突出位置;根據顧客的需要去除禁忌成分;準備小包裝,并在消費者訂購時向他們提供建議;對已完成所有菜肴的顧客給予適當的優惠等。食品零售店將食品分成小包裝銷售,以進行近保質期食品折扣促銷。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日本企業都沒有食堂,有些人會帶來自己的方便。政府食堂一般只提供套餐。雖然每個套餐都使用多種原料,但只限于人,很少浪費。
日本佛山飲食業的河野美子(MikoKono)說:"遺憾的是,一些蔬菜的皮和核心被扔掉了。如果加工得當,它也是一種美味的原料,"日本福山市從事餐飲業的河野美子(MikoKono)說。因此,她的餐廳試圖把剩下的水果和蔬菜做成沙拉醬,再把南瓜肉、蘿卜根、花椰菜葉等加工成美味的蔬菜湯,同時每天供應有限的25包,每包包含10種12種蔬菜,售價約1200日元,深受當地顧客的歡迎。他說:"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充分利用蔬菜、水果、食物和其他配料,以便他們能充分利用他們的產品。
在日本,食物可分為"品嘗期"和"消費期"。品嘗期"是指食品在此日期之前更加美味,而"食用期"則是指食品可以安全食用的時期。很多日本人不明白這兩者的區別,以至于很多人把過了品嘗期但仍能被當作過期食品食用的食物扔掉。為此,許多電視臺和報紙都做了專題報道,以期減少不必要的食物浪費。女士。家住東京的鈴木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8點都會去家附近的超市買面包,壽司,海鮮,肉類等即將過保質期的食品。這些仍然是可口的食材,可以烹飪,而且價格便宜,鈴木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像鈴木一樣,習慣購買即將過期的食品。一些專門的網站,手機,APP等,會在平臺上發布打折信息,方便人們查找。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節省了人民的開支,也使越來越多的人減少了食物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