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資源”怎么變身為熱經濟 ,看東北三省打造“金山銀山”
當南方的土地仍然是椰子樹的影子旋轉,鮮花盛開的時候,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已經完全改變了。銀色包裹的城市街道、山川和村莊就像童話一樣,不僅吸引了遠方的游客,也吸引了沉浸在其中的當地人。
冰雪"也是金山銀山。"東北三省的冬天又冷又長,雪量大,積雪時間長,大自然的賜予是非常寶貴的,但如何充分利用這一豐富的資源,發展冰雪經濟,創造冰雪文化,把"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呢?
文化"活"冰和雪"熱
沒有文化內涵的旅游,不能深深打動人們的心。冰雕、雪雕、冰燈,如果不注入無形的文化力量,大部分只能停留在簡單的視野中。
以冰雪為媒介,以文化為靈魂,這是東北冬季旅游的答案。遼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民間符號包含在民間藝術、民間技藝、傳統節日、廟會等民間藝術活動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整合,反映了遼寧省近25000件文物和160多萬件可移動文物,為遼寧文化旅游特別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營養和精神支撐。
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遼寧冰雪旅游堅持文化為根,充分挖掘冰雪旅游目的地文化資源,發展冰雪文化旅游,不斷融入冰嬉皮歷史文化",開展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冰雪運動和冰雪活動。融入文化藝術,舉辦"冰上芭蕾舞","滿族剪紙","滿族冰雪文化節","雪地秧歌","皮影戲","雪地燈光秀","傳統手工藝展示"等文化活動;融入大眾文化,"滿族農場太大","住滿族農場太大過年","摘櫻桃,過新年","吃海鮮,太大過年","品海鮮,太大過年","冰上芭蕾舞","滿族剪紙","滿族冰雪文化節","雪地陽歌","雪地燈光秀"等文化活動,全方位展示遼寧冬季旅游的溫度,溫暖和溫馨。融入群眾生活,各地以燈會(廟會),民俗采風等活動為載體,推出文化,商貿,民俗節慶,養生,餐飲等活動,讓冰雪旅游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冰雪運動療養,千里冰封無法阻擋活力
冰雪不僅讓東北人鍛煉強健的體質,而且培養堅強的意志。在東北地區,冰雪文化被視為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在青少年中,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堅忍不拔、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都是通過冰雪運動培養出來的。
吉林省吉林市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全面開展了"夢想冰雪,迎接冬季奧運會"的吉林市中小學生冰雪運動推廣項目,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冰雪運動,使每個吉林市兒童至少掌握一項冰雪運動技能。吉林省寒假的第一周被指定為"雪假日"。全市各級各類中小學利用"冰雪假日"的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冰雪夏令營和冰雪研究活動,在全市的校園溜冰場、吉林市冰雪運動中心、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博物館周圍,讓學生感受到冰雪運動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冰雪運動的興趣。
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連環湖溫泉風景區被積雪覆蓋的雪、溫泉熱蒸騰、泉水和冰雪相遇、濃霧籠罩。從寧波來大慶出差的孫濰芳第一次感受到了冰雪溫泉的奇觀和樂趣。在40度以上的溫泉中浸泡,看著雪花飛濺天空,是一種不同的體驗。"孫濰芳說,下一次,應該邀請南方的朋友到黑龍江感受"冰和火兩天"的感覺。",這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我沒想到滑雪會讓我全身流血。我是一個寒冷的南方女孩,在冰雪中感覺不到一個多小時。"在遼寧省貢長嶺溫泉滑雪場,浙江杭州女孩吳麗高興地告訴記者,在她來到東北之前,她想象著躲在一件厚厚的羽絨服里顫抖,卻發現冰雪運動在與冰雪相互作用中的好處,并在享受溫泉雪景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九天封冰千里,在東北冰雪溫泉旅游度假,人們不再百年一遇,在運動中感受冰雪的活力。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十四屆長春冰雪節上,吉林省副省長阿東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吉林將繼續促進高質量旅游的恢復,建設強大的四季旅游省和世界一流的冰雪旅游目的地,為冰雪產業營造新的動力,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冰雪旅游產品。
拓展產業鏈努力拓展冰雪產業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不斷加快發展冰雪旅游產業,把溫泉和冰雪兩大冬季旅游元素與各種活動和事件結合起來,通過建設冬季冰雪節,挖掘冰雪旅游文化,充分發揮"雪換銀"的巨大潛力,使"凍人"的冰雪逐漸成為金山銀山,為城市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冰雕晶瑩剔透,雪雕層清澈。在一個晴朗的夜晚,冰燈里有一束溫暖的光,給人無限的遐想。冰雪不僅給游客帶來了美麗的體驗,也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進入牡丹江的"雪鄉第一"住宅,被圍墻包圍的小院子里,幾個"雪蘑菇"點綴著。劉明文和劉慶林的父子正忙著迎接客人,他們的生意蒸蒸日上。近年來,隨著雪鄉的普及程度的提高,這家人開了一家旅館,過著美好的生活。"我們兩代林業工作者不僅見證了黑龍江林區森林砍伐的轉變,而且也見證了"冰雪之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者。
遼寧冰雪旅游以冰雪文化為主導,注重突破冰雪休閑度假,使冰雪產業與相應的下游產業有效整合,逐步強化冰雪產業鏈,輻射到觀光、溫泉、餐飲、住宿、健康、文化等產業,實現"飲食、生活、旅游、購物、娛樂"的融合,推出各種冰雪旅游產品,進一步增強冰雪旅游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