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離成為中國的安特衛普還有多遠?
說到廈門,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網絡名流的海濱旅游城市。在鼓浪嶼回到西方歷史建筑拍照,去曾浩安吃一碗熱沙茶面,從黃元堂拿菠蘿蛋糕當禮物,廈門的"小清新文藝風格"深深地銘刻在公眾心中。
很少有人提到廈門的另一個稱號","中國的安特衛普"(Antwerp Of China)。
這是"紐約時報"在2014年的一篇報道中向世界各地的讀者介紹廈門的時候說的。
比利時港口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是從"安特衛普六先生"(The Antwerp Six)中誕生的。安特衛普被時尚媒體視為對該行業的顛覆--這是比利時六位設計師在上世紀80年代在歐洲興起的名字。安特衛普也已成為巴黎、米蘭、倫敦和紐約以外的另一個全球時尚核心城市。
廈門在某種程度上與安特衛普類似。
他們都面對大海,讓人想起自由悠閑的城市氛圍。
他們還召集了一群獨立的時裝設計師。
然而,安特衛普的自然優勢是著名的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因此,不斷涌現的新設計師不斷在全球時尚界為安特衛普的名聲增色。
用設計師品牌MsMIN的導演兼設計師劉敏的話來說,廈門是"無意中創造的",更像是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土壤,讓中國設計師能夠"有機地成長"。
福建人劉敏在廈門時尚品牌寶子總部工作一年后,愛上了這座城市輕松的人文氛圍和舒適的氛圍,并決定辭職創業時選擇這里的工作室。
更多媒體曝光的中國獨立設計師上官哲,以及方和劉笑等獨立設計師,都選擇在這里創建一個品牌,因為他們的家在廈門。
但就根本原因而言,廈門和安特衛普并沒有多少可比性。
在安特衛普以時裝設計聞名之前,他也是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他關心繪畫藝術、鉆石加工藝術、中世紀建筑等等。
廈門是一個高科技產業集聚、臺商投資建廠、兩岸貿易往來的城市。近年來,廈門因鼓浪嶼等地而成為受歡迎的旅游城市。
從許多跡象來看,廈門有意將自己與時尚聯系得更緊密,不必成為另一個安特衛普,但至少希望成為一個新的時尚之都。
一方面,廈門市政府毫不猶豫地支持獨立設計師通過直接補貼或支持公園和綜合平臺為設計師提供租金補貼在廈門創業。劉敏的成衣車間是在廈門火炬高科技產業開發區選定的。
廈門每年都舉辦一年一度的時裝周,廈門擁有設計師留在這里的基本條件。
寶子、卓雅、九畜牧王、齊牌、七狼等商業服裝品牌,以及安踏、特步、菲拉等體育休閑品牌駐扎在廈門及周邊地區,因此在廈門找到有經驗的服裝工人并不太困難,這里的勞動力成本也比一線城市低得多。劉笑創立的"Deepmooss"品牌安排了廈門及周邊城市的大部分供應鏈。
此外,廈門雖然遠離北方等時尚媒體的關注中心,但也給設計師更多的創作空間。劉笑表示,由于他不需要做太多的社交活動,所以他可以更專心地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