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不依附,實現女性之美
10年前,李思思大學畢業進入央視,正式開始了她的主持生涯。十年后,李思思轉型為制片人,《衣服還在中國》是她近兩年來的第一部電視劇。
嚴格地說,從主持人到制片人的轉變并不是絕對的。在過去的十年里,李思思主持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節目。這個過程讓她更加意識到“什么樣的內容更貼心,什么樣的敘述更能打動觀眾”。于是,通過十年來積累的經驗,李思思和他的團隊做了幾十個版本的策劃,最后選擇了公眾最習慣的服裝作為切口。李思思通過講一個中國服裝的好故事,展示了服裝的美,服裝背后的精神美和文化美,“服裝為中國”由此誕生。
在熒屏上,文化類節目近年來已成為主流,但將文化與時尚相結合的節目并不多見。一開始,有人認為“中國服裝”的主題比較專業,很難吸引公眾,但李思思并不擔心。在她看來,任何垂直的節目都有忠實的觀眾,少數人和公眾之間沒有絕對的障礙。”衣服是可穿的,而且是可穿的。這種看似少數的傳播內容其實受眾面很廣。這取決于你的內容是否真的分心,是否真的能打動別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郭超,喜歡在衣服上加入一些傳統的文化元素。李思思也不例外。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尋找文化自覺和美的覺醒,“這是美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階段,也是一個不斷反思和自我反省的過程”,李思思如是說。
作為很多人眼中的“成功女性”,李思思對女性美的定義也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來,堅忍不拔不像其他女人的獨立態度。這不像我的獨特態度
新華網:你轉型為“制片人”的最初機會是什么?
李思思:其實我們每年都會做很多大大小小的節目。肯定有幾十個,十年就有幾百個。
在這幾百個節目中,我大概能感覺到觀眾會更親近什么樣的內容,更清楚什么樣的內容,包括什么樣的敘述會更感動觀眾。所以我覺得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對節目內容的制作方向的認知和認同,這對我這次做制片人可能更有幫助,因為面對一個節目和一個話題,包括一個嘉賓和一個故事,你經常會覺得這個故事夠好的,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講述它可以呢讓它的花朵更加絢麗多彩,這也許是十年來收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