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煤老虎”倒查20年 走向正常化
據統計,到2020年12月,在黨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和中央財政干部中,有9人受到紀律檢查和監督調查,2人受到黨紀和政府事務的處罰。此外,本月對46名省級干部進行了調查和處理。
到2020年,共對18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中層管理干部進行了檢查和調查,其中11人是省、自治區、市的代表,還有14名中央管理干部被查處,受到黨紀和政府事務的處罰,其中6人受賄超過1億元。
元旦春節是糾正"四風"的關鍵節點,通知節假日典型案件的曝光,督促黨員干部從嚴從嚴,已成為規范。據統計,從2020年12月底開始,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員會和省、區、市、副省委共報告了192起典型精神問題,違反了中央八條規定,其中173條涉及享樂主義和鋪張浪費,占舉報問題總數的90%。
如果不保留酒吧,就會失去盛大的節日。在上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典型問題中,非法收受禮品、非法飲食、非法支付補貼或福利占較大比例,其次是公款旅游、非法接受客戶的旅游活動管理和安排、非法處理婚禮和葬禮等。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多次以"N連續分配"的形式向官員通報情況,其重要背景是,自2020年3月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已組織12個檢查組對煤場進行視察,"重點關注關鍵人物問題",并明確表示"2000年以來有必要對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全方位的協商。"自那時以來,包括煤炭相關國有企業和黨政部門在內的官員都被發現參與了煤炭腐敗。
為進一步遏制能源領域的腐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礦產資源開發的規定"(試行),明確規定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參與領導干部職權范圍內的地區礦產資源開發。領導干部的職權、職責,不得影響礦產資源開發的參與。即使在領導干部辭職、退休三年內,也是明確禁止的。
與地雷有關的腐敗并不是一個地方獨有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檢查組指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13個存在礦山腐敗問題,占41.9%。而這次內蒙古到"煤虎"行動,短短幾個月就立案查處410起案件,534人。目前,倒臺官員涉及政府、人大、司法、審計、自然資源、國有企業等制度,包括許多辭去公職、多年退休的人。
小煤涉及許多利益環節,在"高歌飛躍"時代,它已逐漸成為腐敗的溫床。在一些煤炭老板被調查后,他們用"錢為每一個環節鋪平道路"來描述這個行業復雜的政治和商業關系。
業內人士指出,煤炭開發的行政權涉及很深,權力尋租的空間很大。煤礦的開礦需要許多文件,如采礦、生產、安全、管理等,涉及到許多部門,任何級別的松散,都會出現問題。
為了避風擋雨,一些非法商人要么大量行賄,要么敦促官員參股,一旦成功,他們就有一把保護傘。當監管當局尋找"麻煩"時,保護傘會"打招呼"和"批準便條"。官員和商人之間的勾結,為牟利的控股集團,形成了一條黑色的利潤鏈。
另一方面,一些煤炭相關領域對建設廉潔黨風不夠重視,主要責任的落實不到位,有時由于面臨,掩蓋了腐敗問題;紀委問責不嚴,問責不力。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下,抓著重手的人不怕,一步一步地走進"用煤謀取私利"和"吃煤"的深淵。雖然有些官員在事發后當面淚流滿面,但這已不再有幫助了。
一方面可以找出腐敗分子,使相關管理者能夠有效地建立對該制度的敬畏;另一方面,實施了公共服務行為的終身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