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民族中藥的力量!中醫藥權威專家齊聚“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
近日,首屆“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在中國?惠安隆重舉行。
本屆民族中藥專業論壇,由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主辦,福建松輝醫藥、泉州福惠藥業、福建歸真堂聯合承辦,泉州市中醫藥學會協辦。
論壇主題為『因為了解,所以熱愛』,旨在弘揚國藥,健康民生,讓大家了解民族中藥、熱愛民族中藥、用好民族中藥!據組委會介紹,論壇計劃每年一屆,每屆主題不同。當天,論壇吸引了很多權威專家到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現中國中藥協會專家委員會房書亭主任作主旨演講;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段金廒教授,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副院長、國家中西醫結合肝病重點專科的學科帶頭人李芹教授作主題演講。
段金廒教授——
相信民族中藥的力量,從“了解”開始!
據統計,2020年,我國抗擊新冠肺炎,中醫藥的參與率超過91.5%,中醫藥,也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現出了它的威力,可以說是大放光芒;老百姓對中醫藥的認識、認同和信任,因此,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如何傳承民族中藥,并在“健康中國”時代大背景下發揮更大的價值?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段金廒教授,作了主題為《動物類中藥的價值傳承和現代發展》的精彩演講!現場,段教授還分享了他與宿樹蘭教授、劉睿博士這兩位團隊成員對角類、分泌類、海洋貝類等動物藥的最新研究發現,讓在場專家學者眼前一亮!
作為國家藥典委員會成員,段教授對動物藥的藥用歷史、現代應用有著深入的了解。傳統中藥分為植物藥、礦物藥和動物藥,其中,一些很經典的動物藥因為活性高、療效強、能夠“多靶點”治療,自古以來就受到高度的重視——比如,在急救方面,如中風、癲癇、突發性的心腦血管疾病等,急救時就常常會用到這些動物藥!
但是,當談到中醫藥面臨的外界輿論環境,段教授表示,“我們中藥,不論是單藥還是中成藥,常常受到別人的質疑。尤其受西藥、化學藥物領域人士的質疑。理由是‘你有效,但是你沒說清楚’。”此話一出,引起在場人士的廣泛共鳴。
那么,要怎么“說清楚”?段教授舉了個例子,即他與團隊對古代各類“本草”醫書中出現的中藥方劑,做了梳理及功效歸納:以民族中藥代表性產品之一“熊膽粉”為例,含其成分的古代方劑梳理出398種!“而今天,我們發現熊膽粉在現代臨床上的功效價值,比我們‘本草’上記載的又多出很多!”
民族中藥的傳承,
要從“藥源”抓起!
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藥源保護!一般來說,很多中藥材都要依托種養殖。然而,現在很多藥材資源在消失,導致大量名方名藥斷代,令人十分痛心!那么,如何讓中藥文化薪火傳承下去?首先,就要從藥源的保護振興開始。
事實上,“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在全球范圍的實踐中,被證明是科學、有效,甚至是唯一的路徑!通過人工繁育利用,既能夠把野外的保護好,又能維護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全球范圍的大量案例,都表明了這一點——如美國“紅帽啄木鳥”、澳大利亞灰鹱、袋貂,我國的梅花鹿、馬鹿、黑熊、林蛙等。
民族中藥的創新發展,
還有很大空間
段教授指出,中藥是不斷在豐富和發展的。中藥的配伍,有著很多的可能性。很多中藥的經典名方,在現代臨床上有很大的應用空間,要進一步去挖掘這種價值空間。合理的創新是必要的、可能的,例如:經典名方二次開發、劑型優化、科技新元素融入中藥等,這些需要我們中醫藥人士去不斷地突破。
“以熊膽粉為例,在涉及到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角膜炎、慢性咽炎等等,它都是有效的。從‘本草’上看熊膽粉功效多元,從現代臨床上看,也是多元的。那么,我們能不能用這些發現,開發出以熊膽粉為主的一系列產品?相信這一定會釋放出很大的資源價值!”段教授說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段教授還特別以日本“救心丹”為例,他說:“日本的救心丹,起源于我們江蘇的六神丸,后來里面又增加了熊膽粉,其中還含有鹿茸、牛黃等典型中藥成分。”目前,日本的“救心丹”在全球年銷售額巨大,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創新案例。
李芹教授——
傳統民族中藥,在現代臨床治療肝膽疾病中的作用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副院長、國家中西醫結合肝病重點專科的學科帶頭人李芹教授,在論壇上作了《熊膽粉在肝膽疾病中的應用》的精彩演講。孟超肝膽醫院,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以“肝膽疾病與感染病為主要防治和研究任務”的三甲醫院。
李教授表示,“很多人以為治療肝膽疾病一定要用西藥,其實,民族中藥中,也有很多經典名藥本身就是保肝護肝的!在現代臨床研究上也是證明有效的。”
現場,李教授用臨床數據,對含熊膽粉的制劑在治療“肝膽系統疾病”方面的藥理作用,做了歸納總結:“熊膽粉,在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能發揮作用!”
傳統中藥
在抗疫中的重大作用
據不完全的統計,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大小1400多次的瘟疫,其中規模較大的約300多次,因為有中醫藥的防控,因此,從來沒有發生過像歐洲“黑死病”那樣,一個疫情死亡幾百萬、幾千萬人,乃至近乎滅國的情況,保護了我們民族的繁衍昌盛、綿延不息。
自福建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福建省衛健委中醫處立即組建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家組,而李教授便是擔任該組的組長。據李教授介紹,含熊膽粉成分的“痰熱清中藥注射液”,在抗疫中發揮了良好作用;熊膽粉也被列為福建省第六版新冠肺炎治療用藥。
民族中藥,助力“健康中國”!
民族中藥,是“大健康中國”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健康,不是說人生病了才去治病,而是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開始去調理和管控健康。
李教授以民族中藥代表性產品?熊膽粉為例,引用宋代醫書《證類本草》中的記載:“上品無毒,應天養命,多服、久服不傷人。”熊膽粉在日常保肝方面發揮的作用,符合「健康中國」中的“治未病”理念。
李教授指出,很多病,不能等發生了再去治療,比如“肝健康”問題,一旦發現明顯的癥狀了,那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健康出大事了,所以,要貴在平時,預防為先。
民族中藥文化傳播,依然任重道遠!
正如段教授所說,“你有效,但是你說不清楚(中藥藥理)”,說明中醫藥的普及傳播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懂得中醫藥、用好中醫藥、熱愛中醫藥!讓中醫藥,為全球華人,乃至全世界人民,帶來新的健康之道和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