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寒潮加劇美國芯片供應危機
2月21日,德國新聞和電視頻道網站于2月18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的寒潮加劇了美國芯片短缺"的報告,稱美國的北極冷流正在觸及半導體行業的敏感點。在受到寒潮影響最大的德克薩斯州,當地的能源供應部門不得不要求奧斯汀的所有芯片制造商暫停生產,以便為衛生部門提供足夠的電力。全文摘要如下:
作為汽車公司最大供應商之一的荷蘭恩茲浦半導體公司(Enzipu Semtor)已關閉了奧斯汀的兩家工廠。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制造商韓國三星(Samsung)和另一家公司英飛凌(Infineon)也已停產。
限制生產的時機再糟糕不過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緊張,去年底娛樂和汽車行業對芯片的需求大幅上升。封鎖和家庭辦公將筆記本電腦銷量推高至10年來的最高水平,從電視機到空氣凈化器等家用電器的需求也大幅上升。囤積芯片已變得流行起來。尤其是由于美國的制裁,企業開始囤積以前不那么常見的芯片。許多汽車制造商抱怨供應問題。
一般來說,德克薩斯州的工廠每周營業七天。雖然美國生產的半導體遠遠少于臺灣和韓國的大型工廠,但隨著亞洲供應的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世界市場的需求,美國工廠的重要性也在增加。恩齊普已向客戶發出警告,稱"供應短缺"。而三星則表示,它沒有恢復生產的時間表。英國"金融時報"寫道,如此復雜的生產,即使只是短期停產,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該報"援引美國一家創新戰略咨詢公司的一位專家的話說,美國工廠的關閉"無疑將對本已嚴重的芯片短缺產生影響"。大眾(Volkswagen)、福特(Ford)和豐田(Toyota)等大型汽車制造商已因零部件短缺而減產。戴姆勒還表示,供應短缺,尤其是在2021年頭幾個月的年度業績中,該公司表示,業務將遭受損失。但該公司表示,它現在相信,損失的產量將在年底前得到彌補。
Eason Huamai專家估計,第一季度100萬輛汽車的生產將被推遲,這可能會使汽車業損失610億美元的銷售額。對于規模更大的電子行業來說,芯片短缺的影響將更大。從手機到游戲機,到處都需要半導體。據估計,芯片短缺可能導致電子產品價格上漲。
維護福特(Ford)、通用(GM)和斯特蘭迪斯(Strandis)利益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馬特·勃蘭特(Matt Brandt)解釋稱,供應困難將是"今年上半年的一個問題"。
然而,各國政府仍在尋找另一種解決方案。拜登希望美國工業減少對其他國家半導體制造商的依賴。這也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的目標,他們在2020年12月同意加快歐洲芯片行業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