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職業變多經濟壓力大,年輕人“兩棲”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我國兩棲青年規模巨大。嘗試新事物,探索不同的發展方式,拓展興趣年輕人選擇水陸兩棲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是什么吸引年輕人“兩棲”?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發起了一項問卷調查網絡(文娟網)一項對1945名18-35歲青年的調查顯示,“兩棲青年”群體的規模在不斷擴大,58.3%的受訪青年認為吸引年輕人更多的是新興產業和職業。
在廣東從事會計工作的王楠(化名)將代購兼職。她認為自己的愛好是她選擇成為“兩棲青年”的主要原因,平時,我都喜歡買。任何有新一季流行商品的公司都會想去商店看看。代購正好符合我的愛。如果我不喜歡自己做,就很難堅持下去。
曹宇(化名)在上海一家證券公司工作。他覺得年輕人選擇成為“兩棲青年”,可以在副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手段。他們將享受他們的副業,而不是把他們看作壓力和任務。”但我認為,一大批人因為生活的壓力而成為“兩棲青年”。副業讓他們有機會獲得更多收入,減輕生活壓力。
“在我看來,年輕人可以選擇的新興職業更多,副業也更靈活。它們不占用太多時間、空間和資金。這些副業的出現促使年輕人“兩棲”。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有一個非常自由的就業觀。他們不認為事業就是一生。”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工潘成偉(化名)說,他身邊有很多“兩棲青年”。
為什么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成為“兩棲青年”?58.3%的受訪青年表示,新興產業和職業較多,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較大。56.1%的受訪青年表示經濟壓力大。其他依次為:兼職成本的降低(46.7%)、自身工作發展的瓶頸(46.5%)、為自身利益(39.7%)。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衛國教授分析,“兩棲青年”群體正在擴大,這是市場、個人、用人單位、技術、法律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例如,今天的年輕人追求多樣化的工作經驗,通過嘗試不同的工作來尋找更合適的工作。企業和雇主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受訪青年中,男性占49.1%,女性占50.9%。其中35.5%居住在一線城市,46.0%居住在二線城市,16.4%居住在三四線城市,1.9%居住在鄉鎮,0.2%居住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