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家庭咖啡公司禮來(Illy)第一次接受了海外擴張的外部融資。
意大利咖啡品牌在中國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的許多紅白標識,商店從小便店購買產品,并在店外掛上標識。但除此之外,B面咖啡品牌仍然相當低調,在中國市場上,門店和銷售的數量與星巴克、科斯塔等連鎖店的數量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未來,禮來可能不得不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最近,禮來集團(Illycaffe)宣布為RhoneCapital完成一項2億歐元的股權轉移融資,RhoneCapital持有20%的股份。
這是家族企業自1933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接受家族以外的投資。此外,他們還提到了上市的可能性。"禮來集團(Illy Group)董事長安德烈·伊利(AndreaIlly)表示:"IPO也是我們未來多年計劃的考慮之一。"他補充稱,由于意大利本土市場增長緩慢,該公司未來將專注于拓展海外市場。
伊利是第一個生產咖啡設備的公司。1933年,它的創始人弗朗西斯科利(FrancescoIlly)制造了第一家意大利咖啡機。自那以后,該集團逐漸將業務擴展到茶葉、巧克力和其他業務,從意大利咖啡機和咖啡豆開始,并開設了自己品牌的咖啡店。
禮來集團董事長安德烈·伊利(AndreaIlly)是他家族的第三代繼承人,而該集團的董事會也是伊利家族的成員。作為一個家族集團,這種商業模式可以確保其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控性,但缺點在于其海外擴張的保守速度,以及缺乏外部資金和資源來支持它。
Illy的咖啡店和零售業務確實在緩慢擴張。根據其2019年的數據,ILLY在全球43個國家經營259家門店(包括咖啡店和品牌零售商),而在世界各地的星巴克門店超過3萬家,科斯塔門店近4000家。
例如,在中國市場,禮來實際上與星巴克同時進入中國,但多年來一直被高端酒店和咖啡店的咖啡原料占據主導地位。根據2017年的數據,在中國市場,禮來的B端業務約占其總業務的75%;ilycaffè則直到2019年才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
上海伊利咖啡廳商店(圖片來源:由ILY提供)
對于意大利來說,要實現更大的增長,它必須在意大利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咖啡市場是北美和中國,那里的咖啡消費量巨大,而中國是目前增長最快的咖啡市場。
事實上,2019年有消息稱,禮來正在出售部分股權,并接受外部融資,以幫助其海外擴張。當時,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接受外部融資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禮來向海外擴張。
而且,2020年的疫情也給各種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過去賴以生存的餐館業務。它們過去供應的高端酒店和咖啡店,在疫情爆發后,交通流量急劇下降,而零售產品的銷量則下降了。相比之下,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零售產品從過去的1/3上升到了約1/2--比如rtd咖啡、咖啡粉、咖啡豆等。零售產品和能夠提高品牌認知度的自有品牌咖啡店是今后應該做的事情。
融資完成后,各地的海外布局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就中國而言,禮來目前在天貓和京東擁有品牌旗艦店,最暢銷的是速溶咖啡粉和掛耳咖啡袋。未來,在外部資本的幫助下,禮來可能會開設更多自有品牌的咖啡店,并增加零售渠道的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