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全覆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結碩果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謝禮炮)近日,2020-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比賽多個項目開賽,其中,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了“復雜部件數控多軸聯動加工技術”、“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和“模具數字化設計與制造”3個賽項,并全部獲得一等獎,通過遴選獲得參加國家級比賽資格。
不止于此。隨著2020-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結果陸續出爐,該院乘黨史學習教育東風,喜訊連連,除了在上述3個賽項獲獎外,在全省“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云計算”“智慧物流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健康與社會照護”“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競賽”“英語口語(非專業組)”等賽項中均獲得省級一等獎,并陸續通過國賽遴選賽獲得參加國賽資格。
(▲圖為:2021年4月,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省賽“模具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項目獲一等獎和國賽資格)
(▲圖為:2021年4月,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省賽“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項目獲一等獎和國賽資格)
(▲圖為:2021年4月,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省賽“復雜部件數控多軸聯動加工技術”項目獲一等獎和國賽資格,圖為參賽師生接受媒體采訪)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代表隊獲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汽車裝調工(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項目一等獎)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2019年連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賽項一等獎)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民政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獲廣東省“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競賽”一等獎)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獲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會計技能賽項”一等獎)
一個個具有高度含金量的獲獎項目涵蓋了該院各個有省級以上技能競賽項目的二級學院,形成了技能競賽“全面開花、碩果累累”的良好局面。這得益于該院堅持立德樹人、知行合一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守正創新、厚積薄發。
問題導向定目標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推行 “打造競賽文化,提升學生素質”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以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足,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弱、團隊合作觀念淡薄、創新創業能力不足等問題,以期達到四個目標:一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建設良好學風;二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三是打造高水平的教練型教師團隊;四是營造良好的校園競賽文化氛圍。
(▲圖為: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參觀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獲得“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賽一等獎的作品“袋裝中藥配方顆粒智能取藥機”)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微創新”金點子創意活動)
該院提出,將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作為推進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過“全專業”“全班級”實現技能競賽、科技實踐競賽“全覆蓋”,以競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
競賽育人全覆蓋
該院將競賽育人作為培養和檢驗學生專業素質與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從制度保障、分類推進、全員覆蓋等方面入手,推進學生競賽的開展,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競賽,都能分享到競賽帶來的好處。
一是建立學生技能競賽制度,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出臺了技能競賽管理辦法、獎勵辦法和“六個一工程”等一系列制度,明確每位學生在校必須參加一項技能賽事,把技能競賽作為素質教育學分納入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由鼓勵學生參加轉變為學生的必修項目,實現了對學生的全員覆蓋。
(▲圖為:電氣工程學院每年一屆的工業機器人應用職業技能競賽場面)
二是分層分類開展專業競賽。該院把賽事分為4類:第一類是國家和省級賽事選拔賽;第二類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競賽;第三類是課程作品類競賽;第四類是校企合作類競賽。根據比賽層次和類別的不同,分別由校級層面、二級學院、專業群主辦,在學生中全面推開,做到既覆蓋全體學生,又能對不同專業、不同愛好興趣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互聯網+”大賽賽事輔導報告會)
三是制定計劃,穩步推進。該院根據國家、省及本校年度競賽工作的情況,把學生競賽工作列入全校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目標和責任部門具體目標,并配套相應的項目資金;各二級學院相應把學生競賽工作列入二級學院工作計劃,由二級學院領導牽頭推進。
(▲圖為:電子與通信學院2021年度“挑戰杯”院內選拔開賽)
2016年以來,該院在學生競賽開始步入快速發展和全面突破,每年各年級學生除了在全國、全省以及專業性、區域性技能大賽中保持獲獎且名列前10%,在“挑戰杯”“互聯網+”和文體等省級、國級科技實踐賽事中均獲得較多獎項,并以賽促教、教學相長。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該院師生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64項、省級獎項614項。
(▲圖為:微信小程序云開發設計大賽系列活動中的云開發技術輔導講座)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作品展)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梁明信獲第十九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鐵餅、鉛球兩個項目冠軍)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團隊獲2017年廣東省大學生健美操啦啦操錦標賽冠軍)
在此基礎上,學生專業素質普遍提升,企業滿意度高。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因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深受企業歡迎,多年來企業滿意度達98%以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增強,一個年級影響下一個年級,全校學風有了較大改善。
競賽育人實措多
一是形成良好運行機制。該院對學生競賽工作高度重視,成立由校級領導牽頭,教務處、科技處、學工處、團委職能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學生競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全校競賽工作的年度目標和計劃,統籌推進全校學生競賽工作。各二級學院也成立競賽工作小組,負責推進本院學生競賽工作。校、院兩級競賽工作領導小組內部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了本項目有序推進,高效運行。
(▲圖為:電氣技術學院第二屆可編程系統應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現場)
二是堅持分層分類競賽。該院努力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各種競賽機會,將競賽主要分為三類來分層開展和推進。第一方面,由校方主導和舉辦的國家和省專項賽事的選拔賽,如全國和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選拔賽,“挑戰杯”“互聯網+”系列賽事、主題教育活動等的選拔賽,這些賽事鼓勵全員參加,但不作強制性要求,學生可跨班級跨專業自由組隊參賽,先在二級院內部舉行初賽和復賽,最后推送到全校參加決賽爭奪參加省賽和國賽的資格,在校級決賽勝出后,在由校方對獲得參加省賽乃至國賽資格的隊伍進行重點培養和集訓后參加省賽乃至國賽。第二方面,由二級學院或專業群主導和舉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賽,如電氣技術學院舉辦的電工技能競賽和可編程系統控制技術大賽、先進制造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舉辦的數控技能大賽和報關專業舉辦的報關技能競賽等,絕大部分專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賽事。第三方面,開展課程作品類比賽,即一門課程要求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生(可能來自同一專業、也可能來自不同專業)完成一個作品或者課程設計作為課程學習成果,然后由該課程的全體教師對作品進行評審和打分,評審結果作為課程成績的組成部分,對評出的優秀作品報由學院予以表彰,若有相應的省級或國家級賽事,則擇優推送學生作品參加省級和國家級賽事,如以《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課程為依托的光伏產品設計大賽和以《汽車電器》課程為依托的“汽車電氣系統檢測”競賽等。
(▲圖為:“曬帝杯”金點子微創新設計大賽獲師生踴躍參與)
(▲圖為:企業嘉賓參觀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科技作品“種菜機器人”)
(▲圖為: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企業參觀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并洽談師生科技合作)
三是以競賽推進校企合作。校方利用職教集團平臺,積極針對企業的技術需求,與企業深度合作,一般由企業提供資金、設備或產品支持,由校方和企業共同命題、評選等,在學生中開展的競賽,這類競賽由學生自愿報名參賽,如與廣東同益電器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綠色環保節能產品設計大賽、與美的集團廚房電器事業部共同舉辦的電工技能大賽、與廣州曬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金點子微創新設計大賽等。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獲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一等獎)
四是注重教練型師資隊伍建設。近年來,該院通過安排教師下企業一線鍛煉,到海外培訓及通過指導競賽實踐鍛煉,打造一支教練型師資團隊,教練團隊中有全國全省技術能手、廣東省高職教育領軍人物、南粵優秀教師等,這支指導教師經驗豐富,不止一次指導學生獲得國賽和省賽的大獎,是實至名歸的金牌教練,是該院參加競賽取得成績的保障。
(▲圖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利用夜晚時間指導學生研發科技作品)
五是鼓勵學生主動走進實驗室,開展競賽訓練與實驗。全校實驗室中不乏大型且價格昂貴的設備,該院打破不在課余時間開放實驗室的常規,專門出臺兩個開放管理制度,允許、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走進實驗室開展實操、實驗和研發,支持學生參與競賽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