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國際學校被“炮轟”,真相究竟是?
招生季到來,各個學校的招生手段還真是五花八門。家長們面臨擇校難的問題,同時家長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那么家長們如何區分學校的差異呢?有老師推薦,有親朋介紹等方式,網絡搜索也成為了熟悉每家學校的主要途徑。那么網絡的內容都可信嗎?今天帶您分析一下:青島一國際學校被“炮轟”,真相究竟是?
近日,美國新媒體網站“Business Insider”發布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包含青島的一所國際學校。(Pegasus California Schoolsells inside track to top US universities to Chinese elite)
(圖片來源:沃德輿情大數據系統)
“Business Insid”的美國博客類新媒體網站,文章是以個人名義并通過付費的形式發出。筆者查了下此文在美國的閱讀情況,閱讀量不過60人。但可笑的是,幾乎就在這篇文章發布的同時,文章的word中英文對照版本就到了青島很多國際學校圈內人手里。
相關報道被國內自媒體轉載,在國際教育圈引起熱議。讓人不解的是從美國網站發布這篇文章到傳播至大洋彼岸的中國,用了僅僅不到6個小時的時間,速度之快、目標之精準令人瞠目結舌。文中明確指出加州大學系統為青島的一所國際學校——博格思學校畢業生提供升入大學的“特權”。下面筆者帶您深入分析: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指控因為利益輸送,加州大學系統存在為博格思學校提供“內部通道”的嫌疑,尤其是大篇幅指控加州大學系統之一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2021年USNews全美大學排名88)為博格思學校畢業生提供了“錄取特權”(了解美國法律的人士都知道行賄和受賄在美國都是重罪,證據確鑿最多可判15年有期徒刑)。試想誰會為陌生人冒此大險?
筆者點開了文章中的一個鏈接,是一份2020年2月份加州巴爾韋德學區教育委員會關于2019年11月一份針對博格思學校匿名投訴的調查報告,投訴共十項內容,其中就包括了文章中指控的“內部通道”問題(這份調查報告早就公告社會,結論是指控毫無根據)。不知道是作者沒有仔細閱讀還是特有的美式“幽默”?竟然在發表指控的同時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鏈接如下:
https://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0744807-val-verde-response-to-complaint
通篇文章引用了大量“前員工”、“前同事”等人物所謂的“言論”用以支撐指控的論點,而對于一篇嚴肅的媒體報道,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從作者肆意杜撰的業余表現,和以個人名義發布的形式看,與其說是一篇媒體報道,不如說是一篇“八卦花邊新聞”。其寫作手法完全是“狗仔式”的寫作套路,只不過是用在了嚴肅的教育領域。
筆者去瀏覽了博格思官微,根據學校官方發布的信息,這所學校目前為止,共有三屆畢業生,累計收到超600封國外大學錄取offer。除了文章所說有“不正當關系”嫌疑的加州大學之外,博格思的畢業生還獲得了范德堡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紐約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多倫多大學、悉尼大學等來自不同國家頂尖名校的錄取offer。這個學校真的這么有能力?能讓這么多世界名校為其大開“方便之門”?
不僅如此,根據博格思學校公布的錄取數據,該校遠超半數的畢業生收獲了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錄取offer,而排名僅為88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實際上沒有一名博格思學生選擇就讀,試問一個能夠被多國名校認可的學校真的需要這樣的“特權”嗎?
結語:我們不能否認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既是不法活動的監督者,更是事實的傳播者。由于媒體本身也屬于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他們自身特殊的利益需求會影響真實性、公正性,更會左右到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