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肛泰醫院|吃飯慢一點,排便快一點!你都做對了嗎?
很多人說,現代人壓力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吃飯快、排便慢。吃飯時講求速度,將時間一縮再縮,每頓飯都吃成“快餐”;排便時玩手機,把如廁時間當做放松,常常“超時”。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做法恰恰相反:吃飯要慢一點,排便要快一點。
吃飯快對身體的4種傷害
人的血糖值大概從開始吃飯15分鐘后顯著上升,30分鐘達到峰值,此時大腦會反饋“我吃飽了”的信號給腸胃,使食欲降低,停止進食。然而吃太快,大腦信號來不及反饋就已經吃了太多食物。吃飯快可能帶來以下4種傷害:
01.損傷消化系統:吃得太快會使大塊食物進入胃,迫使胃加大蠕動力度,加重了胃腸消化負擔,長此以往會導致胃病。
02.降低食物攝入安全性:唾液中的酶可以將一些有毒害的物質消解掉,但如果吞咽得太快,唾液就起不到相應的保護作用。
03.便秘:咀嚼時大腦會有反應,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應準備。吃飯太快就會打破這個過程,造成消化代謝功能的紊亂,引起便秘。
04.發胖:吃飯太快,可能造成進食量超出腸胃的承受能力,造成身體發胖。
科學的吃飯節奏:最好用15~20分鐘吃早餐,半小時左右吃中晚餐。
吃飯快的人首先可以培養“慢慢咀嚼”的意識。口腔護理和肥胖治療領域的專家們推薦一口飯嚼20次。
排便時間長讓全身受傷
01.便秘:排便時玩手機,容易將注意力分散,一心二意容易讓便意消失,導致排便困難,久而久之便成了便秘。
02.痔瘡:便秘后,如廁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想排卻排不出,肛周靜脈由于壓力作用變得迂曲,導致痔瘡。
不利于頸腰椎健康:如廁時,身體會不自覺前傾,頸椎受到的壓力更大,導致頸椎前屈度發生變化,易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等。
03.下肢靜脈血栓:人體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縮來輔助,當蹲廁所超過15分鐘以上,肌肉長時間不動,收縮會相應變慢,導致靜脈的血液流速減緩,容易出現腿部腫脹、發麻。
看胃腸,治肛腸,到宜昌肛泰醫院
預約方式:進入「宜昌肛泰醫院掛號中心」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就診服務」,找到「預約掛號」即可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