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養上醫醫用抗HPV生物蛋白功能輔料終結糖與蛋白之爭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安全的惡性腫瘤之一,開發安全、有效的預防宮頸癌的方案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努力研究的熱點。眾所周知,宮頸癌的發生是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持續性感染引起,如果有一種方式能有效阻斷HPV病毒持續感染人體基底細胞,那么就有可能預防宮頸病變及宮頸癌的發生。因此,臨床急需研發一種靶向阻斷HPV感染的特異性抗病毒手段。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發現并報道酵母細胞壁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經過圖倫大學Diluzio博士進一步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并從面包酵母中分離出這種物質。
β-葡聚糖活性結構是由葡萄糖單位組成的多聚糖,它們大多數是通過β-1,3結合,這是葡萄糖鏈連接方式。它能夠活化巨噬細胞與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細胞素、細胞分裂素和特殊抗體含量,全面刺激機體免疫系統。那么,機體就有更多準備去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β-葡聚糖進入人體后能使受傷機體淋巴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復正常,有效調節機體免疫機能。大量實驗表明,β-葡聚糖可促進體內IgM抗體產生,以提高體液免疫能力。這種葡聚糖活化細胞會激發宿主非專一性防御機制,故應用在腫瘤、感染病與治療創傷方面深受矚目。
在進行抗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應用中,經臨床試驗證明,β-葡聚糖對明顯降低宮頸HPV病毒載量,促進恢復,減輕瘙癢疼痛癥狀,減少陰道分泌物上效果非常明顯。
因此目前國內外諸多醫藥企業在臨床上廣泛將β-葡聚糖功能敷料應用在HPV感染的康復治療中。其機理作用是β-葡聚糖側鏈上的負電荷與hpv病毒及細菌上的正電荷發生吸引并成膜,從而阻斷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并窒息而死。
1996年,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姜世勃教授及其團隊對大量的酸酐修飾蛋白樣品進行了篩選,發現經過酸酐修飾的β-乳球蛋白(3HP-β-LG)具有良好的抗HIV活性。其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醫學的頂級雜志《自然醫學》上(NatureMed. 1996,2:230-234)。
姜世勃教授回國后,立即進行抗人乳頭瘤病毒(HPV)生物蛋白制劑的研發,發現酸酐修飾的牛β-乳球蛋白對HPV同樣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臨床實驗數據顯示,生殖道內使用含有該酸酐化蛋白的“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后,HPV感染者的轉陰率達到60%以上,宮頸粘膜中HPV的病毒載量下降88%(Microb.Infect. 2016, 18:148-152),且安全性高(J.Med. Virol. 2016, 88:1098-1101)。
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來源于食用牛奶蛋白,經過高新生物科技修飾后得到的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表面帶有更多的負電荷,與HPV殼蛋白的L1區的C端和L2區的N端的正電荷區域相結合,阻斷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內的過程,從而達到阻斷HPV感染的目的。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臨床療效同樣也獲得了國際認可。
由此而來,在抗HPV領域形成了β-葡聚糖和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兩大技術流派,兩個領域的醫藥企業為糖和蛋白優劣引起各種紛爭。這種紛爭局面在2022年10月因為和養上醫醫用抗HPV生物蛋白功能輔料的上市而被打破。因為該產品成功的將β-葡聚糖和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聚合,并被藥監局批準專門用于阻斷生殖道高危HPV感染。
和養上醫醫用抗HPV生物蛋白功能輔料在抗HPV領域引起了極大轟動,作為專業的醫用抗HPV產品,為廣大高危HPV感染者帶來了福音,為女性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