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百花獎,“土味”鄭州憑什么?
第 33 屆金雞百花獎在鄭州開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藝活動選擇了鄭州,這一現象不可避免地引起人們的思考:為什么是鄭州?
所以,是時候再次了解鄭州了!
鄭州是河南省的省會,其發展過程與 "中國" 一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古稱 "中州"。古時候,從這片土地上,無論是東、西、北、南,到邊境線的距離是一樣的,古人認為這是世界的中心,叫做 "中原"。它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 "圓心",而且是歷史悠久的 "起源"。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宗族的矛盾與融合,民族的碰撞與融合,在中原留下了無數的故事和遺產。為了保衛祖先的家族事業,河南人感到驕傲。
中國人以 "中國" 為尊敬,幸運地出生在這樣一個星光照耀的山洞里,天地之間,任何人都會自命不凡。河南人經常談論 "中國",但這個 "媒介" 不是 "中國"。在表揚、贊美善事和善行時,脫口而出:"in!" 一千多句話。也許是河南人的 "自我中心" 意識太重,臺面正面的 "中間" 和 "中間" 的表面位置,河南方言的發音出乎意料地一致。在中國 "是偉大的," 在中國 "甚至不是更好。中、中" 是鄭州,地處河南平原中部,中部,是河南的行政中心和經濟中心。
01
風從地面開始,從清平末開始
由于鐵路的緣故,鄭州的家庭變得富有了。
火車一響,就有一萬兩的金子。20 世紀以后,中國出現了許多 "火車城市",其中只有鄭州和石家莊兩個城市位于黃河的北岸和南岸。鄭州是一顆轟轟烈烈的 "心"。京廣線和龍海線的兩條大動脈在鄭州匯合,通過這兩條干線,旅客貨物不斷運往全國,維持著國民經濟的命脈。
早在 19 世紀末,鄭州仍是一個小縣城,一個小縣城,僅在西街,大石話區,就有幾家小商店。1906 年和 1909 年,京廣線前身京漢鐵路和龍海線前身邊羅鐵路相繼建成通車。
從 1909 年到現在,與 8000 多年的中原文明(來自北李鋼文化)相比,它只能算是一個插曲,但對于參與它的鄭州人來說,一百年已經夠長了。從 20 世紀 20 年代末到 30 年代初,鄭州火車站到大同路聚集了數千家商鋪,成為河南省最大的商城。1953 年,河南首都遷至鄭州。鄭州已成為名副其實的 "中中"。
鐵路,讓鄭州月月龍門,也重塑了鄭州的城市格局。
鄭州是一個移民城市。民國時期,從南到北的商人住在這里??拷疖囌镜拇笸房赡苁巧轿魃倘嘶钴S的證據。鄭州得益于鐵路連接的 "世界大和諧"。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干部、士兵和技術工人聚集在鄭州。他們和他們的后代已經成為鄭州的新居民,重建和改造城市。
位于市中心的著名省份的 "第二和第七塔" 與鐵路有關。鄭州路的命名也反映了城市的變化。有些道路是以經度和緯數命名的。為了秩序。經緯交織在一起,人們不禁想到縱橫交錯的鐵軌,也許是為了安置老一代建筑商的鄉愁,有些道路是以名山路、秦嶺路、華山路、羅河路、淮河路等為名流命名的。當然,更需要的是京廣路和龍海路,而且這條路的方向也是與京廣龍海線平行的。
改革開放后,由于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鄭州的經濟產值日益增長。這座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鄭州市是河南省唯一的 GDP 排名在 TOP 20 中排名第一的城市。(2019 年第 16 號)。亞洲購物中心,最早出現在鄭州,是中國大陸最早的民營股份制企業。在敢于成為第一的領域,鄭州并沒有失去沿海城市。這座大都市熙熙攘攘,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謀生,鄭州終年位居全省第一。而且,鄭州也是包容開放的,它沒有霸道的地方文化,排斥和欺凌的現象相對較少。鄭州的風俗習慣和諧和諧。鄭州方言屬于中原普通話,它結合了省內俚語的特點,也接近普通話的風格和發音。
人們以食為天,河南菜聚集在鄭州。鄭州意大利面餐廳是全省第一家。只有在鄭州,大雜燴才能裝飾酒店的風格。燉面的美不在于面條,而在湯中,燉湯的調料很復雜,就像處方藥一樣。好藥是苦的,但它被稀釋在湯中,中和它作為一種奇怪的香味,引起肉和面條的美味,香料是隱藏的。雖然不知道,但每個舌尖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體重。就像千千萬萬來鄭州謀生的企業一樣,鄭州這只大鍋飯,痛苦、漂浮、掙扎,造就了今天的鄭州大城市。
02
漏斗的無助
河南人對宗族有強烈的歸屬感,最注重的是資歷。眾所周知,河南是傳統文化遺產的寶庫。與古都 "千禧年" 的歷史相比,鄭州太綠、太澀。洛陽,十三代古都,八朝古都開封,陰都安陽。被鄭州包圍的 "老牧師" 使 "少爺" 感到很尷尬。
事實上,鄭州并不年輕。商代城址是在鄭州中心和西郊小雙橋村發掘出來的。根據位于商都遺址公園內的鄭州商城遺址銘文,博城是 "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不幸的是,商朝以后鄭州不再輝煌,作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城鎮,空了三千多年,曾經的 "古都" 身份,也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湮滅。鄭州不能說是低年級的,但是差距太長了。經過生命的滄桑,保存完整的古代文化遺骸已成為吉祥的羽毛。
在過去的 30 年里,國內的城市都在 "尋找新的",而鄭州則是 "懷舊的"。古代文物在過去沒有受到重視,現在是地方政府眼中的熱點,是金鳳的印度河分支。鄭州是河南的經濟重心,依托中原文化的陰影,我們怎能不打文化牌??v觀河南全境,渴望傳統文化,任何城市都不可能走出鄭州。有一首歌唱得很好:"沒有得到的人總是處于混亂之中,而那些被偏愛的人總是無所畏懼。在任何地方打井都可以挖出古色古香的洛陽和開封人,當然,不能理解鄭州市嚴重的" 傳統文化饑渴 "。
與所謂的古都相比,鄭州可以依靠太多的文化資源,甚至用 "貧瘠" 來形容它。作為 "河南之首",如果沒有太厚的文化遺產,我們怎么能為公眾服務呢?
所以鄭州是勇敢的,在認識到恥辱,并趕上它。"一方面,僅存于中心城市的古城墻遺址在原遺址上得到保護或重建。另一方面," 藏品 " 下行政區域的許多名勝古跡,如登峰市松山少林寺、新鄭市鄭漢古城、公益市北宋皇陵等,均以鄭州為名。你賺的錢越多,房子就越大,家里的古董、文化游戲、書畫自然就會越來越多地被收藏起來。
人往高,為了追求幸福,人們移居鄭州
水流到最低點,為了振興經濟文化事業,鄭州海拉川
鄭州就像一個漏斗,不僅廣泛接受人才,而且渴望攝取文化資源。
03
無論是內外,還是內外,都是神圣的國王
鄭州是一個外向的城市。
據統計,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設總面積為1181.51平方公里,比2018年同期增加約126平方公里。1991年,鄭州市城市建設面積僅90平方公里。開拓新疆,擴大土地,是鄭州發展的主旋律。
鄭州也是一個內向的城市。
河南人重視實用主義,遵守規則,特別提倡"溫暖公正"的意思,又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保守性質。河南地域遼闊,土生土長。巧合的是,說"中"的語氣幾乎是一樣的(朱翁的鄭周方言),也不例外。"中"字,見證了河南人的個性。
在河南人民聚居的鄭州,這一特點淋漓盡致。鄭州就像云圖中央的臺風眼,無論風多大,水從外面來,里面的浪都不高興。城外太快,也讓鄭州忽視了老城區的修繕與規范。在鄭州發展最快的時期,火車站附近的混亂、堵塞和污穢問題長期存在,難以治愈。時代在進步,近年來,城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的形象也在不斷的改善。可以看出,內在的圣徒可以成為外面的國王。
如果你想戴皇冠,你必須承受它的重量。鄭州的強勁擴張也引起了河南其他城市的不滿。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在資源配置上具有絕對優勢,不可避免地排擠了周邊一些城市的利益。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把元陽、文縣、燕石、魏等地遷往鄭州,合并鄭州和開封,以提高鄭州在中國的城市地位",雖然沒有付諸實施,但一石一石卻掀起了千千萬萬的波瀾。此外,媒體也促成了鄭周"吞并開封、割洛陽"的愿望,成為河南人飯后最好的談話。可以看出,為了爭取政策傾向和發展資源,城市間的競爭是多么激烈。
他說:"愈甲、宇乙、宇丙之間的爭拗已不再是秘密,這已不是秘密。三地的網民為這座城市的未來感到心碎,鍵盤之戰一片漆黑。在這場沒有火藥的戰爭中,洛陽人和開封人結成了聯盟,最喜歡嘲笑鄭州"鄉巴佬,木什么文化!"而鄭州人馬上就會還擊,"來自一個小地方,了解一個全球!"來來去去,好嗎?不熱鬧。在劍中,他們都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公平地說,說鄭州沒有文化顯然是不客觀的。糧倉是真實的,知道禮節,衣服和食物足以知道榮辱。今天的鄭州不是伍霞阿蒙,這里聚集了河南最好的基礎教育單位、高校、學術研究機構、最大的博物館、最高檔的古董市場、最著名的影視城市;最值得一提的是瑞光創意廠、櫻桃谷藝術園、良庫工場等前衛藝術園區,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參觀,今天的北京798藝術區網絡名人品味頗多。鄭州已經是森然和林朗的聚居地,說鄭州是河南省人文環境最好的城市也不為過。
有人說鄭州是一個文化沙漠,但它不是。文化是一個由人組成的籃子,任何東西都可以裝在里面。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這只不過是小學、中學、新和舊的區別,但絕不可能量化其中的數量。
回顧鄭州的歷史。最初,它依靠鐵路樞紐的好處,享受商業;后來,它被推上省會寶座,成為臺山北斗,俯瞰中原。然而,鄭州缺乏傳統信息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它的缺點。中國畫注重留白,空白的畫面會引起無限的遐想。
樂觀地說,鄭州并不完美,也被稱為"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沒有好的記憶可以回顧,只關注眼前的得失。有時傳統可能只是一種負擔。而且,只要時間長,鄭州最終就會成為一座古城。在這個基礎上,你怎么知道沒有獨特的"鄭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