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打破了 "金融脫鉤" 的威脅
中國國債進入全球主流指數,不僅有利于本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增強相關指標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幫助全球投資者更合理地配置債券資產,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金融開放的不斷擴大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外部資本,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并通過越來越方便的雙向資本流動,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新的 "雙周期" 發展模式的形成。
繼彭博(Bloomberg) 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之后,富時羅素(FTSE Russell) 最近宣布,中國國債將納入富時世界債券指數(WGBI)。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生說,這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和金融開放不斷擴大的信心。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到 2020 年 8 月底,中國債券市場存量達到 112 萬億元,其中國際投資者持有 2.8 萬億元,三年來年均增長 40%。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 公司明確了納入中國債券的時間表,這是中國債券市場融入全球資本市場和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彭博巴克萊指數(Bloomberg Barclays Index) 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全球新興市場多樣化債券指數(JPMorgan Chase Global Emerging Market Bond Index) 已被納入中國債券,到目前為止,全球三大主流指數已將中國債券納入其指數。市場分析認為,在該指數成功后,國際投資者將通過相關指數進入中國,預計未來將向中國債券市場注入 1,250 億至 1,500 億美元的資本。
他說:" 世界上的三大主流指標都包括在中國國債中,這反映了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地位的不斷提高,也反映了對中國債券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改革開放措施的認可。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開放政策頻繁,金融監管部門今年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優化境外機構各種投資環節的運作過程,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完善風險對沖機制。相關改革減少了對外資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限制,提高了投資的便利性,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廣泛歡迎。中國債券市場自然被納入主要的國際債券指數。
中國國債納入全球主流指數,不僅有利于本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且有利于增強相關指標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幫助全球投資者更合理地配置債券資產,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信用評級保持較高水平。今年以來,外資機構繼續增持中國國債,沒有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充分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
目前,各國央行實施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總額繼續創新高,中國國債高收益率已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 "價值下跌" 之一。今年這一流行病已導致全球經濟放緩,預計中國將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已迅速擺脫這一流行病,全球范圍內出現了復蘇,使中國國債等人民幣資產成為全球投資者的 "熱點"。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 等主流全球指數已將中國國債納入其指數,這也是對全球資本市場 "金融脫鉤" 謬論的一記響亮的一記耳光。"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政界人士不僅卷入了貿易摩擦,還高聲要求與中國進行金融脫鉤,威脅要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并要求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退市。然而,事實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國公司很有吸引力。最近,隨著中國監管機構放寬對所有權的限制,美國和其他外國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的參與大幅增加,中國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改革開放穩步推進,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場深度和廣度都相當大。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是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但外資持有比例僅為 2% 至 4%,遠遠低于發達經濟體的資本比例。廣大國際投資者期待中國債券市場的持續發展,外資進入中國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當前,國際環境動蕩不安,有必要進一步推進中國債券國際市場和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金融開放的不斷擴大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外資,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通過更加便捷的雙向資本流動徹底打破 "金融脫鉤" 的威脅,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新的 "雙周期" 發展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