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大便拉不干凈、擦不干凈是怎么回事?宜昌肛泰醫院:請留意這3點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在辦公室上廁所,結果沖不干凈,擔心被下一個人看到很尷尬;
小臉憋得通紅,卻怎么也拉不干凈,感覺自己在白費力氣……
上完大號還總覺得自己便意未盡
總是感覺再蹲一會兒會更舒服......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腸胃鬧脾氣,大便不干凈
人吃下去食物后,經過胃部的初步粉碎消化,形成食糜進入腸道再做進一步的吸收,經過腸道的消化吸收后,食物殘渣就形成了糞便。足夠的糞便刺激了腸壁神經壓力感受器,產生信號后傳導給脊髓,而后脊髓進一步將信號傳導給大腦,進而產生排便沖動。
但在某些情況下,其他因素刺激了腸壁,也會讓人產生便意。
l腸炎,腸道的炎癥類型有很多,比如直腸炎、結腸炎、肛周炎等,炎癥會刺激腸道,產生排便不盡的感覺。而且在炎癥不徹底解決的情況下,這種排便不盡感會一直持續。
l消化不良,腸道功能紊亂不但會導致惡心、嘔吐、反酸、噯氣、腹脹、腹痛、食欲下降等癥狀,還會進一步出現想要排便的感覺,但實際上卻并非真正需要排便。
l內痔,發病部位位于直腸下端,由于病灶持續刺激直腸內壁,會持續產生排便感,即便有時候明明排便干凈了,但便意還會存在。
2.長期如此,需警惕腸癌!
老張就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這種癥狀困擾了他一年多。每次他都覺得便意很濃,但到了廁所卻總是拉一點、留一點,始終覺得肛門那里有屎就要下來了。
一開始,老張以為這是痔瘡老毛病,所以一直積極治療,效果卻不見有多好。直到醫生建議老張做腸鏡檢測,才找到了真正的病根——原來不是痔瘡,而是腸癌。
腸癌發生時,有的患者會出現諸如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但大部分患者的癥狀不明顯,甚至沒有典型癥狀,如果患者本身還有一些普通的腸道疾病,就十分容易出現誤診。
預防腸癌,需要警惕以下這些癥狀
1).排便習慣改變
由于病灶直接占據了腸道內部,從而使得排便的習慣發生了變化。有的患者會從原來的便秘變成腹瀉,而有的患者則會從腹瀉變成便秘,還有的患者會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異常癥狀。
2).便血
便血是很多腸癌患者的早期表現,由于癌細胞對腸道內壁的侵潤,會產生持續性的出血。血液和糞便混合在一起,出現粘液濃便或者黑便的情況。出血容易和痔瘡混淆,但需要注意的是,痔瘡位于直腸末端,出血后直接滴落,所以血液是鮮紅的。雖然都是出血,但在癥狀上能夠區分出來。
3).體重下降
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的消化吸收受到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以及乏力的情況。一旦出現轉移,還會影響到全身區域。
腸癌的預防和篩查,主要靠腸鏡和直腸指檢,腸鏡可以清晰觀察腸道內是否有異常情況,直腸指檢可以有效發現九成以上的低位直腸癌。
3.教你幾招,大便更通暢
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則能夠保持大便的通暢。
1).排便的姿勢上,蹲位更有利于排便。蹲位時肛管直腸的角度最大,再加上蹲位增加了腹腔的壓力,更有助于大便的排出。如果是坐便,可以通過腳踩板凳的方式將臀部抬高。抬高腿的情況下,肛管直腸的角度能夠達到最大,從而有利于排便。
2).要逐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了便意就去廁所,排便時長最好控制在5分鐘內,最長不超過10分鐘。時間過長,容易誘發痔瘡。
其次,要保證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有助于排便。運動的強度不用太過激烈,快步走或者慢跑都可以。
3).飲食結構上,日常適當多吃一些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提高糞便的含水量,從而能夠通便,西蘭花、芥菜、白菜、卷心菜、洋蔥、南瓜等都是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除了吃之外,還要多喝水,每天保證2000毫升的飲水量,有助于增加腸道的蠕動。
4).如果平時有便秘的癥狀,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來改善癥狀,手掌圍著肚臍順時針按摩腹部,可以順應腸道的蠕動規律,刺激腸道,進一步就能增加便意,促進排便。
宜昌肛泰醫院: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飲食結構,同時堅持運動,有助于保持腸道的排便暢通,利于腸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