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成都產地倉開啟,中國數字農業西南鐵三角構建完成
阿里巴巴宣布,位于四川省成都浦江縣的數字農業采集加工中心(以下簡稱產區倉庫)開設了倉庫。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在廣西、云南、山東、四川、陜西等地建立了五個生產倉庫,形成了中國五大農產品集運中心,在許多省會城市建立了20多個銷售倉庫。"產區倉庫+銷售倉庫"的模式形成了一個農產品流通的數字網絡,一年內已向全國發送了100多萬噸農產品。
成都倉庫開業后,阿里巴巴在中國西南部的四川、云南和廣西鐵三角形成了農產品的數字流通網絡。
阿里巴巴全國農產品數字流通網絡
浦江縣是淘寶網第一個電子商務水果縣,也是中國最大的跨地區水果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供應鏈總經理李武昌認為,為了把中國從一個農業大國轉變為一個數字農業大國,成都生產區倉庫的建成將有效地促進果業的數字化發展,樹立西南農業發展的示范,促進中國農業的整體發展。
成都市浦江縣是西南水果貿易中心。
成都生產區倉庫面積12000平方米,包括兩臺數碼分選設備和40臺高標準冷庫。
為了更好地分類和建立農產品標準,李武昌說,成都產區倉庫冷庫和分揀線是該地區最好的。以分揀設備為例,在新西蘭進口之后,阿里進行了升級改造,更適合中國水果,可以一秒拍56張照片,進行缺陷檢測。
目前,成都產區倉庫正在為浦江獼猴桃制定分類標準,這是行業中第一次。浦江是我國獼猴桃的黃金產地,年產獼猴桃100000多噸。
據報道,成都的生產倉庫將覆蓋四川、重慶和貴州。浦江獼猴桃、四川耙耙橘子、不知道火、會理石榴、安岳檸檬、胡桃、重慶奉節臍橙、貴州獼猴桃將完成成都產區倉庫生產、加工和物流的數字化升級。
四川不僅是長江經濟聯動發展的戰略紐帶和核心腹地,而且是連接中國中西部、連接中亞和東南亞的重要走廊和運行樞紐。
廣西和云南都是水果大省,成都建立了生產倉庫,使其與阿里巴巴前期建成的昆明、云南、廣西南寧生產倉庫聯系緊密,對農產品出口進行行業分類、標準化的經驗。
昆明產區倉庫和南寧產區倉庫開放后,取得的一些成就引起了外界的關注。例如,昆明產區倉庫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云南18種農產品的分類標準。
成都產區倉庫開放后,浦江縣政府建議加快數字農業建設,尋找新的引擎來升級浦江模式。
自2018年以來,在阿里巴巴的"每畝產量1000美元"計劃的幫助下,浦江圍繞技術、金融、流通和銷售四個數字領域,為農業建設了一個"新的基礎設施",從而實現了從單一種植向產業鏈的發展過渡。
這是主導產業的"浦江型1.0"。
浦江縣委書記劉剛認為,在"雙周期"發展模式下,浦江希望繼續引領產業發展,與阿里巴巴合作建設浦江2.0模式,引進新的基礎設施。因此,政府對成都產區倉庫寄予了厚望。
成都產區倉庫的開通為浦江帶來了數字化的農業產銷模式,這一新的基礎設施將幫助浦江果業實現生產、銷售、加工和物流的數字化升級。"劉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