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校國際化:結果是“不理想”
高校國際化是近年來日本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革:吸引留學生、提供雙語教學、吸收大批海外教師等。然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最近的一篇報道,日本高校的國際化進程并不理想。
2008 年,為了解決少數民族子女老齡化造成的人才短缺問題,日本開始實施 300000 名學生計劃,促進日本大學國際化。其理念是招收優秀的外國學生到日本大學接受教育,畢業后進入日本企業,從而支持日本的經濟和社會。2019 年,日本學生人數超過 310000 人,可以說達到了最初的目標。然而,很難從根本上實現大學國際化的理念。
為什么日本高校的 "國際化" 脫離現實?據報道,首先,超過一半的外國學生不是在大學接受教育,而是在日本的學?;驅W院就讀,這幾年外國學生總數大幅增加;同時,同期進入大學或短期大學接受教育的國際學生比例從近幾年的 68% 下降到 47%。
第二,真正實現國際化的大學寥寥無幾。成功的例子包括日本亞洲及太平洋大學(APU) 和京都先鋒科學大學技術學院(APU),這兩所大學都顯示出日本大學在全球化時代的理想狀態。亞太大學占外國學生總數的一半,來自近 100 個國家和地區。一半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外國人,教英語和日語。他們打破了傳統的日本教育,適應和尊重多樣性,培養人才,始終重視利用人才的能力,進行大膽的大學改革。然而,這種情況在大多數日本大學中是非常罕見的,而且大多數學校還沒有跳出日本傳統教育的框架。
為什么,即使外國留學生數量增加,日本高校卻無法實現本質上的國際化?2017 年日本出版的《移民新時代》稱,以就業為目的赴日的外國留學生數量增加,很多高校接受學生是為了完成招生配額,而語言學校則追求利潤至上。"許多公司招聘臨時學生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書中稱,赴日外國人不斷增加,但學校和企業缺乏將留學生視為" 共同體 "的意識,不斷壓榨留學生的金錢和勞動力,導致幫助政策緩慢。作者警告說," 外國人可能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少 "。2020 年出版的《大學正在消亡嗎》一書中提到,回避變化中的大學和不完善的國家政策問題是日本大學無法從本質上實現國際化的原因。該書還說," 在知識社區中,有目的地創造多樣性是最重要的事情 "。APU 校長在《這里只有大學》中提到的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 引入秋季入學,考查學生的英語能力,都是吸引世界各地優秀學生的手段,同時也刺激了日本學生,讓他們產生危機感,引導學校走向國際化